【发展成就巡礼】廊坊校区:弘扬学校工学并举时代精神
自河北工业大学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校高擎旗帜、行稳致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不断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进程。廊坊校区乘势而为,以学校“十四五”规划定位为指导,充分发挥立足河北、面向国际的“桥头堡”区域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新时期战略布局,锚定美丽河北建设行动方案目标,纵深推进国际化合作办学显示度和结合度,全面提升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能力,锐意创新、先行先试,持续形成“政校行企(政府、学校、行业组织、企业)”良性协同共建下的“真题真做”式产教融合教育范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及守正创新成果。
一、聚焦“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布局
在学校统一协调部署下,廊坊校区锚定河北“物流强省”功能定位,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新时期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协力推进廊坊成为世界现代商贸物流中心。2024年6月16日,在廊坊市委、市政府支持下,由河北工业大学牵头,与国内头部物流企业、国际知名高校及行业协会联合共建的“河北工业大学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在2024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正式揭牌成立。
作为国内首家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坚持以承载力、创新性激发“政校行企”协同效能,致力于构建“以长周期计划性为主体、融合短周期适应性与国际化前瞻性”的多轨育人机制,形成适应性、国际化、融合式的AICES 育人模式,推动实现产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的精准匹配。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育人“新范式”,致力于培养一批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质人才,以数字驱动与协同共享理念助力构建物流新生态,持续为加快实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国家经济发展目标蓄势赋能。
河北工业大学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精准聚焦区域产业经济。全面助力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与廊坊市“一号工程”相匹配的创新型高端商贸物流人才,助力加快实现“物流愿景”,为以京津冀为基点的全球化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
二、协同“产教融合”:打通成果转化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学并举”的教育理念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公开发布“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廊坊方案”,在河北工业大学廊坊校区建设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国际创新中心、打造开放式沉浸式产教融合实践基地、构建“可视可感可行”工程教育环境与创新平台,激活人才引擎,赋能产业发展。“产教融合”作为“工学并举”理念的核心所在,廊坊校区不断推动在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共同推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不断加强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多方面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
2024年6月,在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年会盛大召开之际,国际现代商贸物流产教联盟在廊坊经洽会期间正式揭牌成立。作为联盟的主要成员单位,河北工业大学与芬兰教育和文化部应用科技大学形成长期协作共识,致力于在实际工作场所和真实生活场景中培养人才,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协同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而廊坊校区的人才培养的升级特别是在国际商贸物流领域内的前瞻性布局,是参与本次联盟的重要意义所在。联盟的不断推动,在加强政校行企的全面协同,为区域提供卓越型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及产教融合的最佳成果转化方向上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政校行企”多主体育人,广泛搭建产教融合、科教创新平台。廊坊校区围绕现代商贸物流相关领域与国内外企业、行业组织广泛开展合作,与廊坊市域内高校、企业成立廊坊市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产教联合体。成立国际工程教育研究中心:与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产教融合委员会共同建设“国际现代商贸物流产教联盟”。学院成为全国智能供应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技术创新部牵头高校:与京东集团共建智慧物流实验室,共建智能配送、智能仓储和智慧柔性产线;与京东集团和河北钢铁集团共建智能低碳工业供应链工程研究中心,与佳佳供应链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与百度智能云共商现代商贸物流人工智能+相关合作项目;与润泽科技共建河北省算力产业技术研究院;参与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人工智能大模型项目等,硕果斐然。2024年12月,“政校行企,多元育人:国际现代商贸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成果被教育部评定为2024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三、打造“拟真平台”:赋能工学并举理念
与京东集团联合共建开放型“一工厂 六平台”全拟真实践教学基地:
廊坊校区紧密结合产业前沿技术和产业链相关环节,以“人工智能+”为内核,按照现代商贸、供应链管理、智能配送和智能仓储、数字化工厂等全产业链模块化设计,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面向区域内实战型人才培养共享开放。为企业技术人员提供知识更新、新技术、新设备和新软件的培训,培养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实战型人才。
建立“双标”数字化工厂,搭建六大现代商贸物流实训平台:
廊坊校区按照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链条体系要求,分步打造融合商流、物流、信息流和生产流的真场景实践实训基地。规划形成智能物流平台集群,完成国际商贸平台、供应链运营平台、无人车实验平台三个实验实训平台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研发中心、低空经济无人装备研发中心、机器人具身智能研究中心、AGV物流机器人研发中心四个研发中心建设。校企共同修订培养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升级数字化系统,资源共享、技术共研、人才共育,形成沉浸式教学实践完整路径。
筹建国际现代商贸物流学院京东人才培养计划“京东班”:
廊坊校区深度融合“工学并举”办学特色与京东“技术为本,让生活更美好”战略使命,在“实战+卓越”的协同人才培育生态中,打造更具有专业适配性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的电商物流人才。同时,“京东班”的推动与建设也是教育与产业融合的创新型新人才培育的有益探索。
四、构建“专业集群”:积淀产业经济支撑
契合区域产业发展时代背景与建设需求,强专业,建生态。廊坊校区围绕廊坊市产业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对国际化智能化物流人才以及国际规则协调、制度机制构建和法治综合治理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提出构建“国际商贸物流+”学科专业群的目标。通过整合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专业资源,在打造具有高水平、国际化的“物流+”专业群的基础上,以期尽快满足地方和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逐步实现学科专业规划、专业分层规划与建设。廊坊校区积极尝试并规划工业工程(供应链管理方向)、物联网工程(智能感知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方向)、法学(涉外法学)、人工智能、英语等专业在内的国际化办学类、人工智能类及涉外商贸服务类三类12个本科专业。稳步推进建设物流工程、电子信息、法学等3个专业硕士点和1个商贸物流法学学术硕士点,以提升专业教育的层次和水平。
逐步实现健全学科专业建设的竞争激励机制。廊坊校区不断对建设的协同育人品牌、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形成实践探索,实行动态管理和绩效管理,严格评估考核,坚持优胜劣汰,以确保专业建设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实验性研究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围绕地方和产业需求对专业进行动态调整,确保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提升专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五、深耕“合作项目”:完善学校教学体系
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开设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在廊坊校区开展教学:
在培养方案、审定课程、派出师资等多个环节都保持了较高的国际教育水准,确保学生培养的高质量。学校和梅西大学共建国际学习中心,形成本科、硕士全程教育联动,并进一步磋商将梅西大学“供应链管理专业”迁入廊坊校区,面向全球招生,形成中国高等教育的国籍接轨。同时,积极推动筹建新西兰国际校区的联合建设,结合行业特点和时代性,在物联网工程合作办学方面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与校企合作、国际化办学与教育资源整合以及学生培养与创新能力提升等特色做法,进一步提升了廊坊校区的办学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针对专业的发展需求设立实训基地:
廊坊校区与国内著名软件公司——麒麟软件公司合作开展“麒麟工坊”实训基地的共建工作,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麒麟工坊实训基地,为廊坊域内打造集资源共享、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为一体的示范性行业培训基地;廊坊校区与神州高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师资培训、教学实训、职工培训、技能大赛、资格鉴定等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对接地方,锚定廊坊市争创“全国跨境电商示范市”目标需求,结合该校落实产学研一体化总体规划,大力引进政校企合作平台,如中轻跨境校企联合孵育平台项目,为廊坊市数字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实现了动态更新: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涵盖数学、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等专业基础与专业核心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数年的积累中,成为了学校国际化教育布局的育人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六、拓展“国际视野”:跃升人才培养层级
推进建设国际交流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作为与境外高校、研究机构深度合作的平台,专注于物流相关专业领域的合作。依托河北工业大学现有的国际合作项目与资源,进一步加强与梅西大学、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布拉德福德大学、卡普顿大学等境外重点院校的合作,并深化与加中贸易理事会、新中贸易协会等机构的合作关系,逐步深度涵盖教育、科研、经贸和文化交流等多个方面,并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助力物流领域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不断拓展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纵深实施:
在国际交流中心的基础上,与国际高校间、行业间不断开展一系列全面协同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这些项目将特别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留学生培养项目和国际生交换项目,为这些国家培养物流工程高技能人才。此外,还参与全国海丝跨境物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置“海丝学院”,以提供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谋划筹备高端学术交流与合作论坛:为了提升教育、产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近年来一直通过调研、考察、交流等外部对接方式筹备开设“商贸物流高端国际论坛”,定期邀请国内外学术机构的学者、政府机构决策者、产业界的行业领袖以及其他领域的精英人士进行主讲,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并以此与国内外知名院校或学术研究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以推动物流领域的学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思想、探讨合作的平台,提升学校在物流领域的学术影响力,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深入发展。
七、落实“文化互鉴”: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融入国际化教育体系:
长期致力于国家非遗文化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率先成立了全国高校首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古彩戏法工作室,深入探索非遗传承下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国际化教育体系的相互交流与借鉴意义。同时还将中华舞狮、景泰蓝工艺等参与性强的非遗文化系统纳入国际化办学教育课程体系,旨在通过体育、劳动教育、美育等多个维度,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现中国文化自信,
打造中西文化互鉴的典范:
为了促进不同文化的理解与交流,体现国际化办学成果,深化与各国大学的合作关系,以“秉中外交流志,做文化摆渡人”为主旨,在天津、廊坊等地举办多场景下的国际文化节系列活动,通过多元素文化节目表演、非遗文化展演、传统手艺DIY、美食文化体验等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的丰富形式,为中外文化互鉴提供了生动、精彩的平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展现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与芬兰梅西大学文化交流部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了“几维鸟”文化和“美猴王”精神互融共促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在廊坊国际校区协同建设“美猴王书屋”,作为中西文化互鉴的重要载体和“明信片”;与加拿大文化使者和凯普顿教育顾问大山建立“语言中心”,有效促进了中加两国在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工大力量。
依托“汉语桥”文化平台,形成廊坊校区的“国际范”: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联合承办的世界中文大会于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河北工业大学代表应邀参会,与中文联盟达成框架协议,成为中文联盟金牌合作机构,并与越南留学官方平台达成相关合作意向。
材料来源:廊坊校区 审核:张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