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就巡礼】党委学生工作部: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 着力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五年来,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遵循“一心两线三融合”的学生工作理念,即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围绕思想引领和基础养成两条主线,聚焦新时代学生工作体系构建、载体创新以及数字赋能的内部融合和相互融通,着力在落实和创新上下功夫,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地见效。
一、在工作体系上谋篇布局
(一)组织领导体系强化协同联动
(1)顶层设计科学完善
在顶层设计上,成立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下设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小组,牵头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成立教育教学管理机构党委,联动相关部门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两个组织机构协同配合、高效运行,体现牵头领总设计。
(2)育人力量协同联动
在育人力量上,建设了一支涵盖专职辅导员、“四年制”兼职辅导员、本科生班导师、研究生导师和导学团队兼职辅导员在内的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辅导员队伍,联动专任教师、管理干部、服务人员各育人力量,形成育人合力。纵向上,依托“强基计划”“塑强计划”“常青计划”开展分类分层次指导;横向上,以“育研坊”工作室为依托,围绕辅导员素质能力、网络思政、职业规划等不同维度,成立7个辅导员工作室;聚焦“四力四强”“青蓝工程”“五好导学团队”等品牌活动,不断提升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3)制度建设规范健全
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文件4个,对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予以纲领性指导;出台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6个,对辅导员的选拔与聘任、培养与发展、考核与评价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
(二)主题教育体系注重贯穿始终
构建涵盖以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离校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诚信教育、生命健康教育和重大纪念日仪式教育等“全周期、全时段”主题教育体系。五年来,举办“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我和我求学的城市”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千余场次,覆盖超过三十万人次。
(三)管理服务体系聚焦全面精准
遵循“严格落实、规范有序、奖助并重、重在育人”的工作思路,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新模式,曾选派35名家庭经济困难优秀学生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参加国际技术创新与管理培训项目。
构建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新机制。启动“勤学善思”学生学业发展培教计划,搭建“供需相适”精准学业辅导模式;探索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新体系,创建“石榴籽”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室,构建思想引领、学业提升、生活帮扶、文化融合“四位一体”的特色育人体系;完善学生心理危机防控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开展“每生每年两测”的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实施月危机研判会制度,为每个学院配备“一对一”专职心理教师
二、在工作体系上谋篇布局
(一)育人共同体平台建设有突破
与思政课程实践紧密结合,搭建实践育人协同平台。将思政微电影大赛、大学生思政公开课大赛纳入思政课程实践,形成了“理论讲授、任务发布、结对组团、选题定调、实践论证、打磨提升、竞赛评价”的闭环模式。
与校外实践资源紧密结合,搭建思政资源共享平台。深入推进京津冀三地工业大学学生思政工作共同体建设;连续四年开展“石榴花开·同心筑梦”民族文化节及民族团结宣传月系列活动;探索搭建天津市大中小国防教育共享平台;与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共建学生思政教育实践基地,搭建校内外思政教育资源一体化共享平台。
与学生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搭建家校育人共同体平台。自2012年起,连续13年开展暑期“大家访”工作,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与校外资源密切联动,每月邀请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到我校北辰校区进行校园随访,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等服务。
(二)实践育人平台建设有突破
开办“乐学讲堂”,开拓科技视野,涵养科学家精神。举办“乐学”讲堂科普讲座,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前沿技术、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常见科学误区,普及科学知识;开设“乐学”讲堂·励志成长讲座,邀请学术大师、产业巨擘、体坛精英等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与学生零距离交流。截至目前,共计举办25讲95场讲座,参与学生近万人次。
开办“田野课堂”,培养劳动意识,练就劳动技能。依托“田野课堂”创新劳动实践教学模式,让大学生在“责任田”中劳动实践,涵养吃苦耐劳、埋头实干的劳动精神。
开办“美育课堂”,提升审美情趣,传播优秀文化。开设美育通识选修课,通过制作漆扇、掐丝珐琅、扎染等非遗手作,带领学生体验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将美育“第二课堂”深入学生社区,开展“美育体验街”“化妆小课堂”等美育主题活动。
(三)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有突破
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改革为切入点,着力打造队伍入驻、学生参与、文化浸润的特色育人园区。出台《河北工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方案》;搭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党组织体系,持续推进“包联”工作机制和辅导员“三走进——引领”专项工作;深化HEBUT Family——河工“家”社区文化内涵建设,自主设计河工“家”族学生社区IP形象、社区LOGO;形成了“劳动·创意”市集、社区音乐节、社区游园会等多项品牌活动;启动“宿舍安全卫生周督察”“宿舍卫生标兵红旗月流动”和宿舍“评星定级”工作。
三、在数字建设上多维赋能布局
(一)数字赋能学生教育
利用数字化技术搭建沉浸式爱国主义体验教育场景,建设思政数字化教学资源项目,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使用“请销假系统”,跟踪反馈学习过程,同时,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数据,进行精准学业评估,搭建“学业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困难和优势,提供针对性支持与指导;使用“基于应激—素质模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大数据平台”,提供在线心理咨询与测评,为学生送去个性化成长发展的有效信息。
(二)数字赋能学生管理
依托迎新系统完成新生信息采集、绿色通道申请、入学教育等线上自助报到环节,以及线下报到事项查询与办理,不断优化新生“一站式”报到智能化管理水平;改版升级“学工系统2.0”,围绕辅导员、社区辅导员、少数民族辅导员、班导师、成长导师、联络专员等个性化开发工作管理功能,实现学生信息数字化管理;围绕“奖、贷、助、补、缓”五位一体联动建设资助系统,进行网上申请和受理,简化申请与审批流程,实现了资助工作动态化、智能化与精准化管理。
(三)数字赋能学生服务
围绕学生成长发展和日常需求,建立线上一网通办网上办事大厅,上线校历查询、岗位申报等30余项公共服务模块,实现用一个“终端”,“看”遍所有校园生活;为毕业生提供了“专属大学生活独家回忆”大数据报告;启动“一站式”学生社区智慧服务服务大厅自助服务驿站,开通WeLink“小微助手”智能问答库,实现24小时基本业务咨询与办理。
2019年以来,学工队伍共取得113项奖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106项。多人获得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等国家级荣誉。500余名学生获得国家级荣誉,4000余名学生获评省市级荣誉,88名学生投笔从戎、应征入伍。两万余名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生组织中服务同学、完善自我。
文图/徐妍 李欣沂 审核/朱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