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逐梦空天担使命 擎旗新程践初心 —— 记全国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张德权
“三尺讲台连广宇,一颗丹心铸国魂。在仰望星空的征程里,做学生脚踏实地的引路人。”

张德权,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现任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围绕航天固体动力、复杂机电装备等开展不确定性度量、可靠性设计优化、稳健性设计等应用基础研究。他以学者赤诚、师者仁心,深耕教坛与科研,其突出贡献获师生赞誉,先后荣膺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勤慎公忠”的践行者
深耕教学一线,培育创新人才

承担《控制工程基础》、《数控技术》和《机器人学导论》等多门本科专业课,获教学质量优秀3次,师德考核优秀1次。创新“课程+竞赛”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国家级奖励4次,获河北省“大学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和“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指导本科生获天津市优秀毕业设计,连续5年获校优秀毕业设计,两人获学校“十佳大学生”,多人保研至清华、北航等名校。潜心科学研究,服务国家需求
科研中始终坚持:锚定真问题,选题聚焦学界未决、工程急需的课题;坚持创新为先,深耕理论突破;严守科研底线,恪守学术道德,获学校“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凭借在电工装备科研与教育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机电装备科研创新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勇于打破壁垒,共享学术资源
作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原则,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沃土。作为团队负责人,鼓励团队团结协作,注重公平分配,大力支持学生论文撰写、项目申请、会议交流等学术培养,全方位、多层次扩大学生学术视野,提升团队硬核能力,团队获评“天津市科技创新先锋突击队”。
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作为“航天固体动力装备可靠性创新团队”带头人,在天津市“善作善成 青春出列”主题团日活动中展示团队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实践;作为主讲人参加“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公益宣讲活动,面向500余名中学生分享科研经历,获共青团天津市委员会官方媒体报道。
“工学并举”的引领者

他在科学研究中坚持需求牵引和问题导向,追求理论突破的同时注重应用落地。面向航天固体动力领域“高性能、高可靠”国家需求,他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提出多源不确定性度量与可靠性设计优化方法,成果应用于航天单位,显著提升装备性能,支撑快舟系列火箭等重大型号研制。在国内外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3篇入选ESI热点论文,8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SCI他引2000余次;兼任中国图学学会理事会智能工厂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Journal of Reliabilit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青年编委会主任委员、《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等期刊青年编委;学术成果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先进的可靠性方法”、“系统性框架”和“标志性研究”等;获ICMD2023国际会议“Best Paper Award”,连续三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文图/党委教师工作部 审核/刘熙媛 王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