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筑梦育英才 科研报国勇担当 ——记河北省师德标兵、河北工业大学教授饶中浩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河北工业大学特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专栏聚焦优秀教师践行“勤慎公忠”校训的生动实践,展现其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先进事迹与精神风貌,以典型示范引领,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教育是点燃火种,科研是破解难题,唯有将二者相融,方能为国家培育栋梁,为行业攻克难关。”
——题记
饶中浩,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十二载执教生涯,深耕储能热安全。饶中浩教授以师者仁心立德树人,于三尺讲台传道授业,在科研沃土躬耕不辍,行走于讲台与实验室之间,先后获得河北省师德标兵、省级“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级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项荣誉。
“勤慎公忠”守初心 匠心育人担使命
勤耕教坛,教学创新
饶中浩始终秉持教育初心,为培养国家所需新兴储能领域拔尖人才,在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中不断探索。他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7项,发表教学论文7篇,以扎实的研究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因其突出的教学成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煤炭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会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多项荣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治学求真,坚守课堂
他长期坚守课堂一线,面对新兴储能领域参考教材有限的情况,编写了《储能技术概论》《电池热管理》《相变储能实验与分析》《储热技术及其热管理应用》等教材、专著7部,其中3部分别入选省级高等学校重点教材、全国煤炭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石油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被列为人民日报推荐读物。他所主讲的课程及带领的教学团队入选了河北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教学名师、团队、校级一流课程等。
因材施教,立德树人
面向国家能源领域对拔尖人才的需求,他推行集中化课堂授课与多元化社会实践双轨育人模式。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特长、兴趣爱好,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竞赛、科研项目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指导的本科生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级科技竞赛特等奖、一等奖等50余项。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校级优秀学位论文等20余项。
育人为本,薪火相传
在教师培养方面,推行“青蓝工程”,聘请资深教师指导青年教师,提升师资水平;在学生培养上,实施新生导师制,成立院级科技创新中心,为学生提供科研平台。同时,通过组织研究生论坛、承办学术竞赛、邀请专家讲座等开展学术交流,并借助“乐学”讲堂、附属中学科普活动等传播前沿科技,促进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以忠诚担当助力教育事业长远发展。近年来,他培养了博士生、硕士生60余人,很多都已成长为高校教授、博导和企业骨干,持续秉承育人理念和科学精神服务社会。
笃行“工学并举” 潜心科研攻关
围绕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频发的电池着火甚至爆炸等问题,饶中浩长期开展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理及热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在电池热安全领域提供了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围绕以上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200余篇,先后有1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6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
编辑/马婕 审核/刘熙媛 王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