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足而奋进 望远山而力行————记河北工业大学师德先进个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宋籽丹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河北工业大学特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专栏聚焦优秀教师践行“勤慎公忠”校训的生动实践,展现其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先进事迹与精神风貌,以典型示范引领,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教育是向美而行的遇见,成长是永不止息的攀登。
—— 题记
宋籽丹,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辅导员,硕士毕业后选择扎根育人一线。六载春秋,她将“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化为育人实践,在思政教育、心理护航、创新育才的征途上,用匠心与热忱谱写了一曲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青春赞歌。她先后荣获“河北省先进德育工作者”“河北工业大学十佳辅导员”等荣誉称号,主创作品入选教育部廉洁教育主题微课。四度获评校级优秀辅导员,三次荣获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她用专业与热忱诠释了新时代辅导员的责任与担当。
勤 · 耕思政沃土
作为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者,她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她创新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品牌,组织“初心使命·社区践行”活动30余场,让思政教育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深挖校史资源,通过“校史馆里的思政课”“校友故事会”等形式,将“兴工报国”传统转化为生动的育人素材。其主创的廉洁教育微课入选教育部精品项目,实现了理论宣讲从“入耳”到“入心”的跨越。
慎 · 守心灵防线
作为青春成长的知心守护者,她用365天×24小时的坚守践行“教育是心与心的共鸣”这一理念。她的手机是学生随时可拨的“心灵热线”,宿舍楼道、校园角落都是她的“流动办公室”。六年来,累计开展个体辅导500余小时,成功干预心理危机案例20余起,被学生亲切称为“知心丹姐”。她坚持“一人一策”的辅导方法,建立成长档案百余份,用专业与爱心织就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
公 · 育创新英才
作为创新实践的开拓引领者,她秉持“工学并举”教育理念,构建了“专业+人文”的特色育人体系。开设《非遗工艺美术探索与实践》通识课,搭建美育工作室。连续5年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情景模拟+案例研讨”教学模式,三次荣获校级教学质量优秀奖,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忠 · 守育人初心
作为专业发展的时代答卷人,她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科研创新推动工作实践,在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主持完成校级思政课题2项,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省部级重点课题3项,撰写的工作案例荣获河北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三等奖、天津市辅导员优秀工作案例三等奖。其研究成果被国家级网络媒体刊载。在专业能力方面,她荣获河北省第八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连续四年蝉联校级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多次获评校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充分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实践能力。
站在立德树人的新起点上,她始终以“知不足”的清醒和“望远山”的执着,在育人道路上砥砺前行。她将辅导员工作视为一场向美而行的生命对话,用六年两千多个日夜的坚守证明: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让每颗青春的种子在适合的土壤里拔节生长。正如她常说的那样:“愿做教育麦田里永不止息的耕耘者,以微光引路,以沃土育才,在见证无数青春绽放的过程中,也让自己的人生走向更高远的精神海拔。”
编辑/马婕 审核/刘熙媛 王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