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深耕思政沃土 点亮信仰之光 ——记全国模范教师、河北工业大学教授苑帅民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河北工业大学特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专栏聚焦优秀教师践行“勤慎公忠”校训的生动实践,展现其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先进事迹与精神风貌,以典型示范引领,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教学于我,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展示;教师不仅要站上讲台,更要走进心灵。”
苑帅民,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二十二载执教生涯,长期深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育人工作。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与学生上,注重严谨治学与耐心引导,力求踏实、见效。多年来,教学工作得到师生一致认可和肯定。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统战教学名师、河北省模范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天津市学校思政课年度影响力人物、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等称号。精研数智思政教学改革,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全国数智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天津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应用场景案例奖。
“勤慎公忠”的守望:二十二载讲台纪事
勤·创新教学
独创“情感+直观”教学法:将思政课转化为“历史舞台剧”,用角色交互、情境沉浸、跨学科融合等方法激活历史记忆,连续15次获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
慎·治学求真
为备一堂课苦研资料15天,终获天津市教学竞赛一等奖,主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严控教学逻辑:每堂课设计“问题链”,知识点零误差讲解,学生称“话语里有不少教材没有的实战智慧”。公·育人为本
他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挑战不可能,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也不忘培育学生的前沿意识与独立人格,让每一位学生在知识海洋航行时,都能保持可贵的研究方向。
忠·笃行奉献
作为天津市思政理论教授宣讲团专家,近5年义务授课涉及30余个专题,手写书稿40万字,特别被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过的全国首个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朝阳里社区、全国模范车队5路等单位聘为志愿工作者。
“工学并举”的践行者:数十载匠心育英才
受教育部邀请为全国14.5万思政课教师讲授示范课
与省级优秀教学组织团队成员合影
深耕“数智思政”教学改革
探索“数智化+思想引领”模式,运用了基于“史工融合”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借助AI、VR、知识图谱等数智化手段赋能历史教学,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活化历史情境,以沉浸式体验激发情感共鸣,并将这种共鸣转化为实践动力。打造“云课堂”“云直播”“云论坛”等互动“数字课堂”,受到《天津日报》报道。
甘做路石,铺就学子坦途
毕业生回到河北工大作报告时说:“我能成为公务员,得益于实践基地的10周锻炼。”作为河北工大的教师,“工学并举”办学传统已深深融入他的血液,为解决学生实践难题,苑老师先后奔赴多个地区,为学生建立实习基地,聘请专家学者指导实践,事迹被中国教育台、团中央网站报道。
深耕教坛,弟子定强于“师”
二十二年来,他开设课程8门,累计教授学生万余名,其中不乏“感动中国”人物、“天津好人”等。他开创专业本科导师制,在该制度帮扶下,本科生发表论文数曾列全国骨干高校第一。在全国重点高校思政会议中,其事迹作为河北省唯一案例推广。
他以创新之法激活课堂,用生活巧例点燃思考。愿他能一直带着这份热忱,为学生的成长铺就熠熠生辉之路。
文图/党委教师工作部 审核/刘熙媛 王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