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产线:河北工大学子“组装”未来,解锁智慧物流新场景
组装调试机器人、体验智慧仓储系统、探索自动化技术前沿……近日,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2022级自动化专业全体学生在廊坊分校,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慧物流与地狼系统自动化技术实训。此次实训深度融合校企资源,由京东集团提供技术支持,标志着河北工大在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该实训项目依托京东集团先进的“地狼”机器人系统,构建了一个高度仿真的工业实践环境。“地狼”机器人所具备的环境感知、动态路径规划、多机协同等AI技术,将原本抽象的自动化、人工智能理论转化为可视、可触、可操作的实体系统。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深入理解了智慧物流系统的运作逻辑、技术难点与核心算法。
实训期间,学生们围绕“地狼”机器人数字化产线,开展了实际的装配实训、技术调试等实操项目。从部装1、部装2到总装1至5,再到自动化总装6,每一步都由学生们亲手完成,包括丝杠、左右驱动轮、旋转电机等关键部件的组装,以及自研控制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的接线工作。经过数日努力,同学们成功组装完成“地狼”机器人,充分展现了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京东集团为此次实训提供了全程技术保障,企业技术专家与学校教师协同指导,将“地狼”机器人的技术原理、行业应用和发展趋势贯穿于教学始终。这种教学模式确保了学生们所学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为他们未来投身智能制造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参训学员还在工学堂、具身智能实验室、国际商贸平台等多个前沿技术展示区,深度学习了多学科理论在真实产业场景中的交汇与应用。“这次实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让我们对智能物流和自动化技术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理解。”这是参训学生最直观的切身体验。实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浓厚兴趣,为将来的学习提升提供了高起点的入口。
崇锐(自动化223班):这次深度参与生产实习,让我直观感受到智慧物流的强大效能。通过深入了解京东“地狼”机器人和智慧仓储系统,我认识到现代物流已从传统人力作业转向以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驱动模式。这段实习不仅拓宽了我的专业视野,更让我对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杜涵博(自动化223班):“地狼”机器人背后的技术细节让我印象深刻。为适应仓库复杂环境,机器人需具备动态避障、多机协同能力;为最大化存储密度,货架设计需与机器人尺寸精准匹配。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创新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场景需求的极致洞察。
郝江山(自动化223班):在京东智慧物流仓储中,自动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贯穿货物入库、分拣、存储、出库全流程的“神经网络”。通过机器人路径规划、智能分拣系统的高效运作,我理解了如何将课堂学习的自动化原理转化为实际生产效率。这次经历让我明白,理论知识只有与场景深度结合才能迸发价值。
京东教师代表申然:看到学生们从对智慧物流和自动化技术的陌生到熟练运用,我们深感欣慰。这次实训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前沿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京东将继续与河北工大深化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共同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
物联网系教师李艳萍:此次实训是产教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学生们通过亲手操作和实地参观,对物联网技术在智慧物流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实训内容,增加更多跨学科案例研讨,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经管系教师李蒙:参观过程中,学生们展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这次实训不仅让他们对自动化技术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管理科学在智能制造中应用的兴趣。
此次智慧物流与自动化技术实训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也为河北工大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宝贵经验。
文字/胡广涛 李艳萍 于丽梅
图片/刘建昰 郭铁柱 于丽梅
审核/张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