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倾热血 师资培训助人才——记河北工业大学师德先进个人、化工学院副教授胡雨奇
为庆祝第41个教师节,河北工业大学特推出“弘扬教育家精神”专栏。专栏聚焦优秀教师践行“勤慎公忠”校训的生动实践,展现其立德树人、启智润心的先进事迹与精神风貌,以典型示范引领,激励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教育是一方期望的田野,只要耕耘不辍,加以丝丝甘霖,就会有春之繁华,秋之收获。
—— 题记
胡雨奇,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荣获教育部“智慧教学之星”、共青团天津市委“天津青年创优能手”、共青团河北省委“冀青之星”、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北工业大学元光青年教学名师等多项荣誉。
勤学笃行,发挥教师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胡雨奇老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党委的带领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当代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语言表达、个性追求等诸多方面的特点,以身作则,在思想上、品德上、工作上、为人上,做到思想进步、品德端正、秉公办事、言行一致、谦逊诚实、平易近人,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合到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一些亲和与认同,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她是共青团天津市委授予的“天津青年创优能手”,共青团河北省委授予的“冀青之星”,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并发挥积极作用。胡雨奇老师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党性,发挥出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苦练基本功,积极投身教育事业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胡雨奇老师深深懂得,要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必须苦练。她精心做好教学设计、苦练板书,认真备课,她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嘉奖,以赛促教,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广泛好评。她先后荣获天津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河北工业大学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师德建设及板书设计”竞赛一等奖、“多媒体课件与微课程”大赛一等奖、“精彩一课”教学竞赛一等奖、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贡献奖、优秀任课教师、先进工作者。
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教育改革
胡雨奇老师作为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主讲教师之一,为使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尽快成长为创新型工程专业人才,她提出了《化工原理》课程的循环圈教学模式,教育部授予其“智慧教学之星”称号。她的教研论文同步发表于国际教研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之中,该期刊是全球顶级的化学教学研究的SCI期刊,近20年中国学者平均发文量不足3篇/年,中国科学网和工大新闻进行了实时新闻报道,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的教改项目获得河北省教育厅、省高等教育学会的立项,她的教学成果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协会颁发教学成果特等奖。
全面提升自我,助力新工科建设
胡雨奇老师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在化工分离节能过程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和发明专利。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年会上作会议报告,向全世界分享她的研究成果。
学习黄大年精神,传承使命担当
自从成为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之后,黄大年教授情怀便在胡雨奇老师的心里扎下了根。
面向学生,她无私奉献,为学生成长成才筑路架桥。她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获得河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她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科研结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面向青年教师,作为河北工业大学“元光青年教学名师”、教学进阶工作坊培训师,为提高本校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贡献力量;作为“2025国家培训计划”培训师为中西部省级骨干教师展开师资培训,为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引领人才。
胡雨奇老师抱着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既不忘“教育者的使命”,又不忘“引导者的使命”,同时还不忘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指路人的使命”,为使学生真正成为卓越工程师而一路前行,为教育强国建设奋斗不止。
编辑/马婕 审核/刘熙媛 王志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