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2021年河北省和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中再创佳绩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根据《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授予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259项(人),其中,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人;省科学技术合作奖4人;一等奖29项、二等奖91项、三等奖133项。我校作为完成单位共有11项(人)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其中,河北省突出贡献奖1人,一等奖3项(第一完成单位2项),二等奖6项(第一完成单位5项),三等奖1项(第一完成单位)。
2021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授予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共197项成果,其中特等奖10项、一等奖35项、二等奖109项、三等奖43项。我校作为完成单位有6项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二等奖4项(第一完成单位2项),三等奖1项(第二完成单位)。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奖励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的支撑作用,鼓励科研人员加强自主创新,瞄准科技前沿,紧扣发展需求,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开发合作。
主要成果简介
韩旭教授被授予2021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三十多年来,韩旭教授以工程力学为基础,致力于复杂装备先进设计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工程应用。瞄准民用与国防领域装备先进设计中的关键力学基础共性问题,系统地开展了“装备高性能设计与精细模拟”研究,在复杂装备高性能工程优化、极端环境下装备高精度设计、机电装备高可靠性保障等共性核心基础理论与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果显著提升了设计引领的集成创新能力,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核电、工业机器人等领域 50 余家企业,以及多个国家重点工程中,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难题,合作研发的多项重要装备填补国内空白及列装部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及国防安全效益。发表 SCI 论文 200 余篇,他引 12000 余次,近 7 年连续入选 Elsevier 机械工程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出版中英文专著 4 部,授权发明专利 80 余项。
张明路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项目“核电堆芯智能运维机器人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聚焦复杂核辐照环境下机器人安全防护与高效作业两大瓶颈问题,重点突破了高辐照强噪声背景下机器人高效精准检测与灵巧柔顺检修技术、多物理场强耦合作用下堆芯运行状态监测与智能检修决策技术、高辐照硼酸水环境下机器人多维安全防护与可靠系统集成技术,有效解决了核环境下机器人生存能力与安全高效作业难题。项目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全面实施工程应用。目前已取得多项突出技术成果,累计承担国家863计划、709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
梁春永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项目“金属植入医疗器械多级微纳结构生物功能化表面构建技术及应用”获得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发明了金属植入医疗器械表面多级微纳结构构建、原位诱导活性物质沉积及多级微纳结构抑菌技术,改善了器械表面与人体组织的亲和性及力学性能匹配度,提高了器械表面与人体组织的整合性,降低了由于感染导致的植入器械失效风险。创新成果已在江苏、山东、北京等地成功转化,近三年累计生产医疗器械约20万套,新增销售额约5亿元。项目开发并推广了金属医疗器械多级微纳结构生物功能化表面构建技术与装备;提升了我国金属植入医疗器械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国产器械的进口替代和国际化奠定基础。
2021年度我校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一览表
(按获奖等级、完成单位排名排序)
2021年度我校获得天津市科学技术奖一览表
(按获奖等级、完成单位排名排序)
文/高丽雅 审核/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