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系列论坛(五)电信分会场 | 践行教学创新理念 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6月4日下午,由本科生院、学校办公室、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联合承办的践行教学创新理念,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系列论坛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分论坛顺利举办。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学院基础实验教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电子信息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志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数字电路与系统设计”负责人任爱峰,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科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广西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郭庆应邀以“新时代高质量人才培养系列论坛”为主题分别作特邀报告。
副校长郎利影出席论坛,本科生院院长马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更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周建伟,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学副院长武一等及教师代表200余人参与论坛。
郎利影致辞。她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她指出,河北工业大学会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理解新发展理念,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王志军作了题为《新时代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主旨报告。他围绕一流课程一流学科建设,新工科建设要求,如何培养符合新时代发展和产业需要的人才,未来本科教学要求,怎样进行理工结合、多工科结合进行了阐述。王教授指出未来大学生培养要符合新时代发展和产业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王志军以北大新工科建设史,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创建为例,教师队伍应多学科交叉,进行实体结合。王教授还提到当代大学生特点:大部分大学生本科毕业会选择继续深造,所以大学要有系统思维,而不是沉浸在某一具体专业上。对于产教融合王教授指出,要让学生知道现代产业面临的问题,现代产业技术发展成效,了解企业家思维。新工科建设过程中,不但要开拓新专业,老专业也应该开创新工科课程,如北大的人工智能课,已经覆盖多学科。
任爱锋作了题为《新工科背景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改革与实践》的主旨报告。他以本课程建设及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介绍在新工科背景下,西安电子科大正在进行的“数字电路”与“微机原理”课程内容融合改革与实践过程。任爱锋指出,数字逻辑与系统设计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采取课堂教学和慕课相结合的模式线上线下通盘规划,互为支撑,互为补充,多校结合,提升课堂容量。课堂系统设计主要由知识点构成中型综合系统,扩展学生思维方式,综合性系统设计训练要提升难度,由教师引导,学生组队完成,翻转课堂讲解。建立小、中、大“三级工程”训练体系,逐渐提升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积极收集学生的反馈与感受,从而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对于教师培养,他指出要发扬传、帮、带作用,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任教授还提出要坚持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课程思政”内容要融入专业课,自然而生,能够让学生自然接受,不反感。
任爱锋介绍道,在综合实验系统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引入校企联合项目,提升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开展多样性培训、沙龙和学术活动等,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并且鼓励教师申请海外引课计划,扩大教师国际视野,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郭庆作了题为《普及化高等教育背景下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提升的思考》的主旨报告。他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提出的目标:“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为引言,提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教懂。大学课堂的核心是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要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以香港大学为例,郭老师提出大学课堂本质是建立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改革永不止步,是因为对不同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教学技术在不断在进步,所以教学改革不能停止。郭庆还指出,学校要清楚教学定位,因为第一学历决定了学生的思想高度,奋斗目标,要引导学生志存高远,需要老师把言行思政融入专业课,在教学改革中应用科学教学方法。
“知识重要,思想和方法更加重要”,这是郭庆的教学理念,相对于“从1到100”的知识传授,郭老师认为“从0到1,从无到有”的突破,创新能力对学生素质提高更加重要。教育要回归人的本质,高等教育要回归科学本身,回归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作风。实践平台要去伪存真,为学生提供广阔天地,对于教学仪器,不能进行“傻瓜”教育,教学设备过于先进,反而不能锻炼学生能力,应该要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解决问题的能力。郭庆用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教会青年教师如何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先生。
论坛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雨雷主持
通过本次论坛,我校学习借鉴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优势高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经验,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一流专业建设、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等方面协同提升,促进新工科建设,为国家培养更多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
文/李鑫 郭志涛 图/屠琼芳 审核/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