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讲话在我校引起强烈反响
4月19日,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清华大学考察,先后视察美术学院、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重点教学科研成果展示、西体育馆,了解学校深化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创新和服务国家发展等情况。随后,习近平与师生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4月20日,学校召开专题常委会。校党委书记李强带领全体校领导通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校长韩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明确任务和要求。全体师生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实施人才兴校战略,打造一流师资队伍,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使立德树人与科技创新彼此赋能,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同时,要发挥好地处天津、隶属河北的优势,主动融入天津、更好服务河北,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其他校领导结合各自工作进行了发言。
李强要求全校各二级党委,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做到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交叉融合,中国气派;强化基础,拥有未来;植根华夏,走向世界,进一步扎根中国大地,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我校的“双一流”建设,为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做到学做结合,知行合一。
全校师生员工第一时间多渠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反响热烈。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军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调研时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这让我们备受鼓舞。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一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按照学校总体要求,深化二级学院治理体系改革,创新“三全育人”机制模式,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工智能人才;服务行业领域,问题导向,推动既顶天又能立地的学科特色方向建设,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全国首届思政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 孙琳琼: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金句频出,字里行间体现出对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重托,对广大师生的殷切希望。“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也将不负嘱托,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断提高人文社会学科教育研究水平,扎扎实实把中国教育办好。
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教授 魏强: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特别是“要用好学科交叉整合的催化剂,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时,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老师们倍感振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学校顺应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需求,建设的立足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2017年,河北工业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重点建设“先进装备工程与技术”学科群,为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提供了高起点、高质量的发展契机。专业团队始终紧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探索交叉学科建设的中国新方式,努力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智能制造工程领域中智能元器件制造等“卡脖子”难题,推动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胸怀报国之志、身怀报国之技的优秀接班人。
电气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河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 王素丹:
习近平总书记到清华大学的考察鼓舞人心,激励着高校教育工作者继续奋斗,鼓励着广大青年勇于肩负重任。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会时刻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工作中守正创新、坚定信念,努力团结青年、引领青年,使青年成为奋斗者、实干家,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 2020级研究生 张铭洋: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历史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关口。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的讲话让我倍受鼓舞。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更应当心怀家国,勇担时代重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在学习中提升创新能力,发挥环境专业优势,助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努力书写属于新时代中国的崭新篇章!
外国语学院英语171班、校团委学生副书记 白瑀恒:
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作为一名学生骨干,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坚定爱国团结跟党走,以真才实干助力母校“双一流”建设。作为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也将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在贵州服务地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