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线下第一周,师生线下再相聚
全力以“复”
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
4月25日,我校如期恢复本科线下教学,第一周本科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稳定运行,843门课程、2052个课堂全部开出,涉及任课教师2511人次、学生169499人次,其中85797 人次学生参与了线下教学。本科教学整体状况良好,任课教师提前到教室进行教学准备,精神状态饱满,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准时上课,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合理间距,课堂纪律良好;教室开窗通风,多媒体设备保障到位;实验室准备到位,新老校区实验班车正常通勤。
提前谋划
线上线下教学有效保障
4月22日上午,为保证本学期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本科生院组织各教学单位召开了恢复线下教学专题工作会,会上传达解读了《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线上线下教学衔接各项工作的通知》《近期本科教学需要落实和关注的几项工作》《2022年春季学期恢复线下教学教师明白纸》三个文件,并就线下教学准备、线下教学保障、疫情防控、教学检查等方面工作做了具体要求和部署。
24日,本科生院组织全体人员参加多媒体设备操作培训,提前一天进入各教学楼全面检查教学设备、教学环境。
从25日恢复线下教学第一天起,校领导分别带队到北辰校区和红桥校区教学一线巡查,本科生院组织各教学单位进行了高密度的教学检查和服务工作,重点协助解决教师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教学问题,并会同教学督导、各学院领导检查教学过程中的防疫情况、教师授课及学生听课状态等;每晚就当天检查中发现的各方面问题召开线上会议,讨论解决方案、立行立改。
期间,本科生院结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和本科生返校工作安排,统筹红桥校区跨院上课、实验班车通勤、教师代(助)课等工作,严格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调度有效保障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多措并举
线上线下教学同质同量
注重推导过程,写字板辅助教学
理学院针对因为疫情无法返校的学生,许多老师开设了直播课堂,借助写字板等工具,为线上学习的同学提供了可视化的教学推导过程,做到了线上线下教学同质同量。
做微课,拓延展,师生协力
电气工程学院面向电技卓211、212班开设的《电路理论基础》,因返校当日无法开展课堂教学,面对充实的授课内容和紧张的课堂时间,任课教师王宏斌提前与课程组老师一起研讨制定了课程微课,发布在哔哩哔哩平台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同时督促引导学生克服疫情困难加大学习投入,有效延展了课堂时间,拓展了学习空间,师生协力完成教学任务。
发挥智能学院的“技术范”
研发“线下线上灵活切换”实验系统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智能基础教研部结合学校疫情防控要求,积极组织老师短期内研发出可供学生使用的“线下线上灵活切换”实验系统,实现线下实验与线上实验灵活切换。同时建立教学资源网站开发作业提交系统,用“技术”稳运行,保障理论和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线上实验系统
教学资源网站
作业提交系统
“家”“校”联动,线上线下同步实验教学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组制定了“线上线下同步联动实验教学方案”,在校和在家的学生结为实验小组,采用“线下实验箱+线上同步虚拟仿真”联动模式,学生们线上线下同步实验,实时共享实验数据,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
管道式班车通勤
跨院区、跨校区实验教学有保障
化工学院积极与本科生院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跨院区、跨校区做实验问题,制定“管道式班车通勤”方案,保障实验班车按时通勤,学院紧急制作了乘车证,每趟班车均配备带队老师和负责学生,精准核点学生人数,第一时间解决途中突发状况。通勤班车每天准时运营,定时定点消杀,保障疫情防控期间跨院区、跨校区实验课程的顺利开展。
“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辅导员”
保证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论文)的高质量
机械工程学院针对157名参与校企联合带薪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专门制定了“线上线下校企协同三导师”教学方案,配齐“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辅导员”三导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协同开展,顺利完成了2022届学院共计697名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答辩。此外,学院建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抽检实施办法和指导记录反馈制度,确保师生高质量完成阶段性工作。
“智慧,混合,克隆”
生命学院的特色教学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与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联合组建虚拟教研室,依托两校医工融合学科优势和特色,创新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智慧型混合式克隆班”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多种教学手段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组织学》《生理学》三门课程进行了混合式克隆授课。
文字编辑:张婷婷 李宾 图文来源:各教学单位 审核:马岱 韩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