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赛区 2025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暨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学术论坛圆满收官
4月11日至13日,2025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华北赛区(天津、河北、山西)暨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学术论坛在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举行。来自天津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的百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
赛事名誉主席由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山西大学彭堃墀院士、南开大学许京军教授和河北工业大学吕志伟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为河北工业大学王雨雷教授。专家及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华北赛区30余名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973”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及全国知名高校光学学科带头人等组成。
本年度博士生学术联赛报名人数再创新高,共吸引了42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激烈的初赛选拔,最终有27位选手晋级华北赛区决赛。同时,研究生学术海报大赛吸引了来自三地高校的58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参与,参赛作品涵盖“光源”“光应用”和“光技术”三个专题,集中展示了光学与光电子等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开幕式上,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贺立军介绍了学校百余年来扎根京津冀、服务国家战略的发展历程,并表示,河北工大始终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持续推动高层次人才的自主成长与创新能力提升,希望以此办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交流与合作。
华北赛区主席、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王雨雷教授代表组委会致辞。他表示博士生学术联盟不仅是展示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实力的重要舞台,更是激发创新潜能、促进学术交流与培育未来科技领军人才的关键平台,作为承办方,学校一定竭诚为赛事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各位选手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尽展才华。
赛事执行委员会委员、河北工业大学李云飞教授介绍了本届赛事的整体安排和比赛规则,并希望所有参赛选手秉持“以赛促研、以研促学”的宗旨,在比赛中不断突破自我,赛出风采,取得优异成绩。
姚建铨院士作题为“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机遇与挑战——从杭州六小龙和Deepseek谈起”的专题报告,阐述了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人才发展趋势。他指出,若仅局限于应用研究,我国科技发展将始终处于被动跟随状态;唯有加强创新、力争在规则制定上占据主动,才能真正掌握未来科技竞争的主动权。这场兼具战略高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报告,为破解科技人才成长的时代命题提供了全新思路。
在活动首日的激光与光电子技术学术论坛中,来自天津、河北和山西三地6所高校的10位专家作了特邀报告。
博士生联赛经过9个小时的激烈比拼,共评出特等奖3名、一等奖7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0名及优秀奖10名;同时,专家投票评选出最佳PPT设计奖2名。其中,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共10位选手将代表华北赛区参加全国积分赛。另外,组委会根据报名情况和入围国赛选手的数量,评选出3个优秀组织奖。
在研究生学术海报大赛中,每位参赛选手向评委详细介绍了海报内容和研究思路,专家从学术内容、版面设计和整体观感等方面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21项优秀海报奖。同时,经过现场选手互投选出4个最佳人气奖。
颁奖典礼上,大会组委会正式宣布2026年华北赛区的组织单位为太原理工大学。华北赛区主席王雨雷教授与太原理工大学杨玲珍教授进行了旗帜交接仪式。
赛后,与会专家学者、参赛学生和企业代表一同参观了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先进激光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以及天津大学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此次赛事不仅汇聚了华北地区光学及光电子领域的顶尖专家和优秀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也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推动了区域内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的深入发展。本次大赛由Light: Science&Applications、国际著名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平台iCANX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织委员会联合主办,河北工业大学承办,河北省光学学会、天津市光学学会、天津市激光技术学会、山西省光学学会以及山西省物理学会协办,同时得到了成都东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东方强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德中(天津)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德力光电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江苏科沃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艾洛克通讯设备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迪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乐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华西硕仪器有限公司的支持。
获奖名单:
图/组委会摄像组 文/崔璨 单位审核/王雨雷 白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