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教在工大
在学校115周年校庆之际,我们采访了一群普通又特殊的人。他们普通就普通在,与工大每名兢兢业业的教职工人员一样,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殷勤付出;而特殊就特殊在,他们从世界不同的国家远涉重洋来到工大。他们肤色不同,却投身于相同的事业;他们母语不同,却有相同的育人之心;他们文化背景不同,却同样对中国充满兴趣,他们就是河北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外教老师们。
“工大是学生发展的一片沃土”
“老师们私下风趣幽默,我们很快就打成一片了!”“但课堂要求非常严格!”“跟我们私交再好,一涉及学术问题,就毫不放松,特别严谨!”课下,学生们兴致盎然地为笔者描述着自己心中的外教老师们。
而当谈论起自己的学生时,几位老师也滔滔不绝起来。
外教们骄傲地说,虽然学生们的母语不是英语,但他们素质很高、功底扎实,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充分支持他们理解课堂内容。而且,他们在课程难度的设置上秉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发放预习资料供同学们课前学习,并利用教学平台布置、批改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学以致用。
外教认为,他们的课堂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加上专业领域前沿资讯的引入,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多方面基础。同时,他们尝试开展一些创新授课方式,例如热爱音乐与艺术的Peter就通过舞蹈的方式教授同学们数学知识。
实验课上,外教们会和经验丰富的中方教师一同授课,为学生创造一块汲取知识、充实自己的沃土。
“工大是个温暖的家庭”
来自梅西大学的Stephen 反复提到,他的同事们都很谦虚真诚。他们在工作生活上提供了许多帮助,平时常邀他们一起包饺子、聚餐。就在几周前,还一起为Amjed过了生日。在工大他感觉很温暖,甚至在他假期回到家乡时,还会想念工大的同事和同学们。
同样来自梅西大学的Amjed满脸笑容地说:“我和中国老师之间早已超越了同事的情谊,我们是好朋友!”而学生与他的相处也非常愉快:帮助初到中国的他顺利开通银行账户、办理手机卡,甚至陪他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他说,自己很珍惜与孩子们、老师们之间的情谊。此外,Amjed也常常去篮球场打球,他说这让他与同事和学生们关系更亲近了。
来自查尔斯·达尔文大学的Peter 说,学生们都很积极地跟他进行沟通,课堂上勇于并乐于发问,课后也常主动与他交流。
“河北工大115周年生日快乐”
当提起今年是工大115岁生日时,外教们纷纷送上了自己对学校的祝福。
他们自言,虽然对工大的校史并不熟悉,但他们感受到,学校校风、同学们的学风,校园中充满故事感和历史性的国宝建筑,处处彰显着百年名校的文化与传承。
他们表示,很愿意将他们在中国、在工大的所见、所闻、所感带回家乡,让更多的人知道工大这样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百年学府。希望自己能成为工大与母校之间的纽带,与家乡之间的桥梁,使更多优秀学者走进中国,走进工大。
文/陈昭纯 审核/陈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