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朗网络行 文法在行动——“喜迎二十大,清朗网络行”升旗仪式圆满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干实绩实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教育引导广大学子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同时为进一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加强网络空间思维引领、文化培育、道德建设,提高我校师生网络文明素养,树立网络文明意识,人文与法律学院开展以“喜迎二十大,清朗网络行”为主题的升国旗仪式。人文与法律学院院领导、辅导员,全体本科生、研究生于9月19日早上7点半参加了升旗仪式。
晨光秋露,清风徐来。闪耀的五星红旗在全体人员的注目下冉冉升起。老师们、同学们同唱国歌,将自己对党和国家诚挚的热爱融入歌声之中。
文法学院学工办主任兼团委书记高雪冬发出“清朗网络,文化育人”的网络文明倡议,号召大家要遵守网络法律法规,弘扬遵纪守法正能量正能,自觉维护好网络安全。倡议内容如下:
《礼记•经解》 中有一句话叫:“礼之于正国,犹衡之于轻重,绳墨之于曲直,规矩之于方圆”。网络作为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寄托,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刻不容缓。现向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1.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积极拥护党的领导。不在网络上发表、转发、传播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相违背的信息及言论 。
2.崇德向上,见贤思齐,尊重历史铭记英烈。不利用网络丑化民族英雄、挑拨民族关系、煽动民族仇恨、制造民族歧视。
3.遵纪守规,善辨是非,增强网络法治意识。不在网络上发表、传播涉及邪教、恐怖暴力及封建迷信等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的言论、图片、视频等。
4.诚信互助,团结友爱,构筑网络精神家园。不利用网络制造、传播各类谣言,不发布不当言论。不在任何网络平台上恶意谩骂侮辱他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等。
5.客观严谨,公正理性,净化网络生态环境。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不利用网络从事其他与党纪党规、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活动。
6.担当作为,示范引领,争做网络文明先锋。做到热爱祖国,志存高远,合理运用网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
7.格调高雅,追求真知,促进网络文化繁荣。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重要思想,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民实事不断提高政治思想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8.勤勉乐学,交流共享,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运用网络平台的丰富资源提升个人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注重个人美育的培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9.自律慎独,张弛有度,涵养网络良好习惯。做到理性上网,明辨是非,弘扬正能量,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使用网络文明语言,重视网络安全与心理健康,分清网上善恶美丑。
10.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做到因时而进,把握时代的潮流,善用互联网创新学习思路,从网络活动中提高自身能力。
本科生代表王雨同学在发言中提到要从法律和个人行为两个方面建设好网络文明,尤其是在个人方面要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以官方消息为准,管控好我们的一言一行,从而更好地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研究生代表王紫巍同学指出:“我们青年一代作为时代的先锋,应首先做到不扩散,不信谣、不传谣。牢记无论何时网络都不是法外之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应符合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形象,做到‘致良知’,方能有所为,留网络一片清朗之地。”相信文法学子定能共筑清朗校园。
最后人文与法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彦磊做总结讲话,并提出了有关“喜迎二十大,清朗网络行”的四点要求:首先,同学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树立远大理想,在网络时代学会理性思考;再者,提升网络素养,做网络文明的践行者;最后,要强化底线思维,确保财产、信息、人身安全。
清朗的网络环境是网络文明的前提,而作为新时代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在维护和构建网络文明中应该积极地发挥专业化和实践性优势,成为网络文明的实践者、倡导者和主力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携手建设网络文明。”我国网络文明建设已经迎来了新的时代,在不断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环境的发展进程中,协助维护健康网络环境也是文法学院全面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此次升旗仪式,学院借此机会向广大文法学子强调了网络文明的重要性,要求各位同学要文明网络道德观念,提高自身修养,抵制网络有害信息,维护健康网络环境,携手促进清朗网络建设。
图文/高雪冬 许彦 审核/白彦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