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近年来,河北工业大学专业建设取得了全方位、深层次、突破性进展,本科教育公众号将陆续推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介绍系列推文,以引领带动全校专业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机器科,是我校历史悠久且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院之一。学院建有5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机械工程学科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河北省强势特色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天津市一流学科,同时被确定为世界一流学科“装备工程与技术”学科群建设主要依托学科之一。拥有国家以及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部级科研团队10余个。
近年来,学院秉承“工学并举”的办学传统,以本科教育为中心,形成本科教育、科学研究、硕博教育相互支撑、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发展局面。
专业定位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秉承学校“工学并举”的办学思路,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面向国家特别是京津冀区域装备设计与制造业等产业发展重大战略,进行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努力建设成为省内工科院校一流特色专业、国内高校同类专业知名的高水平特色专业,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
培养目标
结合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专业核心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及支持机械工程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该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国际视野、终身学习与适应专业技术发展的能力,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能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历史沿革
该专业是我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专业之一,成立于1950年,是国家“211工程”一、二、三期重点建设学科、河北省特色强势学科的重点建设专业,支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学校“双一流”重点学科等平台建设。2006年获批河北省机械工程教学基础实验示范中心,2007年获批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012年获批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6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培养模式
该专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开展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教学设计,深化校企联合教学、翻转课堂、虚实混合、研究性教学等系列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将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方式深度融入课堂,努力营造宽松的适合个性发展的育人环境。依托“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施创新方法与第二课堂融合培养、“项目”引导跨学年的实践教学等人才培养模式,以机械产品研发全过程为主线,深度融合“工程创新意识、工程创新手段和工程创新能力”三阶段培养,提高本科生创新能力、工程系统意识及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实现“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善创新”的机械类人才培养。
创新方法与第二课堂融合培养模式
建设成效
近三年,该专业获河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获批首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河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与美国亚历桑那大学机械工程专业(4+0模式)、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联合办学(1+3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
近三年,该专业一次就业率在学校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学生积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等国家级科创比赛等,获得国家一等奖及以上奖励8项,国家二等奖15项,国家三等奖13项;参加省级竞赛,获得赛区特等奖5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30项。学生获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与学生在创新意识、创新设计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系统能力等各方面有极大的提高。
文图来源:河北工业大学本科教育
图文:张争艳 乔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