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等三大媒体聚焦我校智能学院“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锚定人工智能重大场景,敢做善成,硕果累累!
10月20日,中国网、中华网和中国教育在线网相继报道了我校智能学院“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表现。该团队锚定人工智能重大场景,凭借敢做善成的精神,取得了累累硕果。



原文如下:
河北工业大学智能学院“小平科技创新团队”
锚定人工智能重大场景,敢做善成,累累硕果
10月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在郑州落下帷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河北工业大学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陈海永教授带领学生团队以题为“光维千巡——光伏电站隐患巡检与出力预测专家”的项目参赛,成功入围金奖争夺赛并荣获金奖!这是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科技竞赛工作历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本科生参加此项赛事第一次实现国家级金奖的突破!

项目简介
光巡科技团队在陈海永、苏斌义、许红三位老师的指导下,唐镇邦、曹佳琦、晏浩翔、孙嘉蔚、马丽蕊、于子朔等团队成员聚焦新能源巡检重大场景,针对光伏电站运维中早期缺陷检测的行业难题,自主研发了一套基于可见光影像的智能巡检系统。传统红外检测技术难以识别早期微弱缺陷,该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高质量光伏缺陷数据集,并采用特征解耦技术有效解决了实际场景中的域偏移问题,推动了人工智能+新能源产业深度融合。

该系统已在英利集团、国家电投等龙头企业成功应用,人效提升至50MW,电网消纳率提升至91%。本科生团队累计发表论文11篇,申请专利及软著19项,核心技术经查新为国内外唯一。在年规模超400亿元的光伏巡检市场中,该方案凭借更早的缺陷检出、更高的识别精度和更低的误检率,展现出显著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为光伏电站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项目历程
备赛两年来,从前期宣传、团队组建到项目选取,3名指导老师,14名学生,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无数次的挑战与坚持中,静默扎实的成长。一千多次实验的推翻与重来,十万行代码的堆叠与打磨,不是一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不放弃。从校赛、省赛再到国赛,团队成员始终保持最饱满的热情,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奋勇向前。


育人理念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布局与新兴产业前沿需求,提出“工学并举驱动的知行融创”育人理念,系统构建了一套递阶式、多维协同的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价值引领、能力促进、资源配置、机制构建四个维度进行系统性赋能,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引导学生从会读书到会创造的转变。
探索实践
(1)立足学院、面向全校,建立自驱式学生科创组织体系
立足学院基础、面向全校学生,学院系统构建了一套以“学生自驱”为核心特征的科创组织体系。该体系以国家级“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为基石,充分融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成立了由学院专业教师提供战略指导、学生团队自主管理与运营的“智能学院学生科创中心”。以此中心为枢纽,向下辐射构建起“指导教师团队-学生科创战队-本科生创新实验室”三级联动架构,并系统打造了开放共享的学院科创空间,形成了任务自驱动、组织自循环、能力自成长的良性科创生态。
(2)依托学科基础、整合校外资源,建设多元化学生科创平台
为有效牵引全院师生共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院以重大学科竞赛为驱动,统筹布局、分层建设,打造了7支由专业教师领衔的科研指导团队,签约共建8大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与产业实践基地,并重点孵化了8支特色鲜明、自主运行的学生科创团队。通过平台共建、课程共设、项目共研,学院将真实产业需求与技术难题融入育人全流程,显著增强了科创实践的针对性与前沿性。打通了“教学-研创-产业”的价值链条,形成了资源集聚、师生互动、产教协同的良性创新生态。
(3)以能力培养为基,构建三维四阶五提升双创教育体系
该体系以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双创能力、锻炼个人成长五方面的能力提升为培养目标,设计启发阶段、萌芽阶段、实践阶段、孵化阶段(分别对应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即“四阶段”)四个阶段的培养理念,每个阶段贯穿“课程+”知识传授、“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双创训练三大平台的培养手段,让学生在实战中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水平,进而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并付诸于实践。
育人成效
通过系统化的培训,精细化的指导,打造全周期的培养体系,形成良好的科创育人良好氛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有效提升,高水平学科竞赛屡创佳绩。近5年,学院获“挑战杯”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5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金1项,国银3项,国铜 6 项;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一等奖2项,国家二等奖6项,国家三等奖10项;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2项,国家三等奖6项;电子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1项。
展望未来,续写华章
下一阶段,智能学院将继续秉承“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与“工学并举”的办学传统,以此次大赛获得国金为契机,充分发挥智能学院“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的引领示范作用,全面落实国家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把学院打造成好奇心的乐土、创新的乐园,让大学生更有能力塑造未来。同时进一步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激发学生创新潜能,锤炼创业本领,致力培育富有社会责任感与前沿视野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通讯员: 许红 兰天
原文链接:
中国网:http://szjj.china.com.cn/2025-10/21/content_43253720.html
中华网:https://m.life.china.com/2025-10/20/content_499145.html
中国教育在线网:https://gaokao.eol.cn/gzxy/yxdt/202510/t20251020_2695334.s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