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河北日报|河北代表委员议国是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突出位置
原文如下:
河北代表委员议国是|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突出位置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
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他们认为,应该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突出位置,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做好供需对接,发挥新就业形态作用,健全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
政策再加力,把回暖势头保持下去
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促进就业任务繁重。
“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为就业长期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全国政协委员、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表示。
作为一家大型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润泽科技目前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甘肃等区域布局的大数据中心与算力基础设施正在有序建设。今年以来,公司发展势头良好,用人需求增加。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公司因招用高校毕业生,享受到了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等多种优惠政策,为我们招兵买马增加了底气。”周超男委员说,企业是稳就业的主力军,希望今年对阶段性的援企稳岗政策继续调整优化,特别是要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稳岗扩岗支持。“政策层面再加一把劲,精准落实、高效直达,更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护航。”
当前正是应届毕业生求职关键时期。按照省教育厅统一安排,省内各高校积极开展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持续深化“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尽早就业。
“开学仅2周时间,到我校招聘的企业就已有42家。尤其是在建筑施工领域,用工需求比前两年明显增加。”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说,今年的就业形势已显示出回暖势头。
与此同时,张运凯委员表示,近年来就业总量压力较大,现阶段企业用工需求的回升,还不足以消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兜底线,把好势头继续保持下去,要继续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健全毕业生就业支持体系。”
针对完善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促进机制,几位代表委员建议,将拓宽市场化渠道和稳定公共岗位规模相结合,多角度协同发力。继续发挥政策性岗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持续开发科研助理岗位,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大力开展大学生征兵工作,更好助力毕业生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做好供需对接,着力破解结构性矛盾
“从长期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难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全国人大代表、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尤其关注农业领域的就业和人才问题。他认为,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显示出我国劳动力市场依旧存在结构性矛盾。
“人才,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高水平人才以及行业领军人才的稀缺和断档,是几乎所有农牧企业都面临的问题。如何吸引、留住高校毕业生,发挥人才价值,也是企业在思考的问题。”王连增代表说。
对此,他建议实施“政企融合”用人引才模式,“政府+猎头+企业”三方合力,共同打造市场化用人引才路径,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同时,帮助农牧企业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这不仅需要企业创新用人机制,精细育才、精准用才、精心留才,更需要政府引导和推动。”
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建立有效的高校专业建设结构调整和预警机制,引导高校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联动推进招生、培养、就业。此外,把就业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强化高校机构建设,建立生涯发展教育与职业指导教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
日前,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该校与当地部分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在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将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构建适应发展需求的校企合作、协同高效育人机制。
“我们探索通过政府、高校、研究院、企业四方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实现校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时代专业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韩旭表示,校企深度对接带来的育人新模式,是人才供需两端对破解人才供需结构性失衡问题的探索。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韩旭代表认为,政府部门应发挥好桥梁作用,推动完善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搭建多种形式的对接平台,畅通地方重点企业或重点单位、高校就业部门和科研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打通人才供需两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匹配问题。
关注新职业,向新就业形态挖潜
近几年,国内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就业类型更多元、就业形式更灵活的特点。
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顾雪注意到,前不久,人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其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
“有关报告显示,‘90后’已成为新职业从业者的主力军,‘95后’新职业从业者占比超20%,他们大多处于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状态。”顾雪代表说,数字经济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新岗位、新职业,为年轻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空间。“尤其是一些互联网领域的新职业,工作方式自主性强,受到年轻大学生的青睐,也符合灵活用工市场的需求。”
顾雪代表认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注重发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作用。“要继续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同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灵活就业,增加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齐为民同样十分关注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他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这给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齐为民委员认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已经成为职工队伍的新生力量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通过就业培训和就业招聘等方式,帮助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的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以及通过集体协商机制,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据介绍,近3年来,省总工会投入专项资金1700余万元,培训2万余人,并于去年在全国率先启动线上招聘活动,帮助2.6万人实现就业。对困难职工家庭大学毕业生进行一对一就业帮助,就业率达到96%。
“今年,省总工会将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开展更丰富的招聘活动,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专业的就业指导。特别是推动快递、外卖、网约车等行业就涉及劳动者权益的事项开展协商,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齐为民委员表示。
新闻链接:
河北代表委员议国是|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更突出位置 (hebnew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