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学习强国|津门抗疫面面观
原文如下:
津门抗疫面面观
初闻“奥密克戎”来势汹汹的时候,很多人都“闻之色变”。因为这个病毒变异株的传播力不容小觑,无论是溯源还是流行病学调查,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和挑战。然而在海河之滨、津门故里,迎战“奥密克戎”的这些天,艰难与挑战并存,感动与震撼同在。那些打动人心的“面面观”,展现了一幕幕真实的片段,哪怕当时是昏暗的、寒冷的,人们也被厚实的温情所感染。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天津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国务院联防联控工作组现场指导,各单位、企业、组织闻令而动、雷厉风行。广大党员干部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无惧寒风、冲锋在前。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凝聚起的疫情防控“红色力量”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胸怀“国之大者”,“小我”融入“大我”,无怨无悔。
津城大筛,要求不落一户、不漏一人。上至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下有嗷嗷待哺的襁褓婴儿,倾城而动,听从指挥。一方面是医务工作者克服困难上门服务,一方面是行动不便者及家人竭尽所能亲赴现场,互信互谅,千家万户齐心协力,“敲门行动”查漏补缺,只为打赢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扩散蔓延阻击战。这一刻,每一个人都是战士,每一个人都是焦点,成为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又一次生动诠释。细节成就大筛,全心全意,无适无莫。
河北省医疗队来了!湖北省医疗队来了!山东省医疗队来了……全国多省市紧急调运物资、增派人手,驰援天津。大家把目光投向这座城市,把爱心献给这里的人民。集结号吹响,志愿者连夜筹备奔赴津南。疫情无情人有情,越是危难时刻,越显责任担当;越到艰难险阻,越显人间大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善举汇聚温暖、点亮希望。唯愿祖国山河无恙,拳拳之心,无关疆域。
“我是党员我先上!”天津8万余名党员干部驰援疫情防控,教育系统7000余名干部教师变身“下沉干部”,他们放下粉笔,告别讲台,迅速投身抗疫一线“尽最大努力守护我们的城市”;广大青年学生各展所长,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河北工业大学的冬奥会志愿者仅用一分钟时间就转变成抗疫大军中的钢铁战士。让青春之花在需要的地方绽放,担当奉献,无关名利。
大筛现场,初始气氛是凝重的、心情是压抑的。没多久,“哏儿都”的内在便表现出来,全国人民都领略了天津人的“天天乐道、津津有味”。快板、相声,一场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的曲苑杂坛,渗透着天津百姓的苦中作乐,陆续在各检测点上演。排队之余放音乐抖空竹的大爷,让飞舞的空竹温暖了人们的内心,增强了迎难而上、死磕硬刚的必胜信心。幽默调侃、豁达乐观,无间冬夏。
分时段的情况播报、第一时间的新闻发布会、耐心细致的专家解读、生活物资的充足供应……信息时代,权威发布让谣言无处逃窜,成为疫情之下人民生活的“定心丸”。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在做好防疫常识宣传引导的同时,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做好恐慌心理的消除引导;营造不信谣、不传谣社会氛围。新闻工作者夜以继日,堪当为人民连接希望与光明的桥梁。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只信官方报道,无惧谣言。
从第一次筛查时的扫描“报到码”、绑定“试管码”,到后续的身份证读取信息新系统的及时上线,市民无需再提前登记个人信息,只需用身份证让采样人员用手机APP扫一扫便完成登记。新系统还实现了开箱、开管到结果上传的全流程信息化,科技手段带来了高效便捷,为防控工作争分夺秒。时间在一分一秒中流淌,必胜的信心日渐增强。以新克新、以快制快,无关迟暮。
故土难舍,乡情难忘。春节将至,多少游子返乡的欲望升温。一张张离津证明,一个个咨询电话,一份份日夜坚守,都是为了“解锁”那份回家过年的热望。各高校精心统计学生去向,做好车辆安排,广大教工志愿者倾情投入、悉心叮咛,只为让闯过疫魔考验的大学生平稳离校、向家的方向出发。轻倚乡情,浅读流年,无关岁月。
这是我对天津抗疫的“面面观”,里面有曲艺之乡的精气神,有百姓心中的幸福经。守护万家灯火、勇敢向难而行,体现在各单位、小区测温验码的一夫当关,体现在“津南胜则全市胜”的利害攸关,体现在把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紧紧相连的息息相关,体现在冲破寒冬凛冽和恐惧的咬紧牙关。那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局观,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观。津门故里这段磨难,必将刻骨铭心地把苦难和感动植入天津人民的集体记忆,凝聚智慧和力量,支撑我们奋进拼搏,以坚定的姿态在复兴路上阔步前行。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决打赢“奥密克戎”遭遇战,期待天津早日穿越寒冬、拥抱春天!
新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