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解不开的三地缘
进进进
有这样一所高校,自建校之日起,即与京津冀有着解不开的缘。
她“扎根燕赵,地处津门,坐望首都”,以“河北”冠名,校址建在天津,毕业生90%服务于京津冀地区。这所高校,就是河北工业大学。
作为河北省、天津市、教育部三方共建,河北省属唯一一所“211工程”高校,河北工业大学100多年办学历史,一如京津冀百年发展变迁的缩影。
出处,渊源有自
1903年,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北洋工艺学堂在天津诞生,此后几十年里数易其名。新中国成立后,时为河北工学院的该校,在1951年院系调整时又与北洋大学合并组成天津大学。
1958年,天津成为河北省省会,嗣后河北工学院再次分离重建,并陆续迁往河北邯郸。迁校进程在数年后终止。1962年,河北工学院又与彼时的天津工学院合并,合称天津工学院。
数年后,随着天津市划出河北省成为直辖市,学校重归河北省,1971年复名河北工学院。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关于学校是否要迁出天津移往邯郸的争论不绝于耳。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河北工学院院长的潘承孝致信邓小平,陈述搬迁利弊。中央领导的批示和河北省委的决定给争论最终一锤定音:继续留在天津办学。
“当时有不少领导表示,天津能够在邯郸涉县办铁厂、搞飞地,使用当地的铁矿资源,那么河北为什么就不能在天津保留一块教育的飞地,享受当地教育资源呢?后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合作模式促进了两地教育的发展。”河北工大原党委书记冯其标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此后的发展过程中,河北省并未因学校地处天津疏于管理,而是借重天津资源,带动省内教育水平提升,排除了“不应把钱投在‘外地’”的杂音。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名额,经过综合考量,最终花落河北工大。
“河北工业大学的发展实践表明,学校建设不能仅考虑一亩三分地。多年来,学校毕业生约有90%在京津冀地区就业,为三地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学校利用天津区位优势,也能够享受来自三地的资金和资源优势,真正发挥协同发展带来的益处。”河北工业大学宣传部长陈鸿雁说。
近年来,京津冀一体化被决策层纳入视野,进而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原本发展轨迹就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高度一致的河北工大在这幅蓝图中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学校将自身定位于京津冀高校合作平台连接器,促进协同发展的人才和科技优势资源凝聚器,加速教育协同发展的助推器。”河北工大发展规划部主任于树江说。
合作,浑然有成
加强协同创新是河北工大推动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
2015年,学校携手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联合成立京津冀协同创新联盟及三校材料学科创新联盟。
此外,河北工大对接京津高校资源,在唐山高新区建立河北工业大学唐山工业技术研究院,在沧州渤海新区建立河北省绿色化学工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在保定建立河北工业大学保定智能创造工业技术研究院。
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梁金生,有着科研工作者典型的质朴率真,他低调内敛,不愿多谈自己的成绩。可是一说到自己钟爱的研究方向——生态环境功能材料,梁金生就像被拧开了一个特有的开关,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的研究始终秉持一个理念,即产业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满足特定功能需求的材料,其所需的结构、性质大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相对应的矿物,不必再进行人工合成,造成污染和浪费。”
环保问题近年来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土壤、空气、水面临着一系列污染。怎么办?梁金生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使用相对应的环保矿物材料替代现有高污染材料加以缓解。
作为“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环保非金属矿物功能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负责人,这正是梁金生以及他率领的研究团队所要回答的问题。其实这个项目的组织实施本身,即是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一个范例。该项目牵头单位为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单位囊括了京津冀三地一批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其中有产业链上游的矿物勘探开发研究者,有主攻材料开发者,也有应用研究人员。研究指向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要攻克的难关之一——环境治理。
在协同发展上,河北工大人文社科专业同样不输前者。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参与了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共建,围绕“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工业化道路、“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两个主题开展广泛合作研究。此外,学校还与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一道,组建了京津冀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同创新联盟,实现了三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学科研、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
“合作带来的不仅是科研平台,其附加值是这种良好合作氛围对各学院发展的全方位促进,我们非常珍惜这种深度合作。”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梁慧超说。
人才,协同培养
在三地协同培养人才的探索中,河北工业大学主动打破关门去做的局限。
为了完成本科毕业设计,河北工大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学生杨美青和同学们半年来多次往返于北京、天津两地。他们的目的地是位于北京通州的一座古镇——张家湾。张家湾地处京津冀三地交通要道,历史上曾以京杭大运河航运枢纽的地位兴盛一时。随着运河的改道、废弃,曾经熙熙攘攘的古镇逐渐归于沉寂。
为恢复古镇昔日风采,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将古镇打造为美丽特色小镇的规划思路。杨美青和同学们参与的正是规划院提出的实际设计命题。与他们一道参与这项设计的,还有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城市建筑大学等京津冀三地共7所高校的城市规划专业学生。
河北工大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孔俊婷介绍,三地高校联合开展毕业设计的构想一经提出,便得到众多高校热烈回应,很多高校都想参加。
联合开展毕业设计并非仅仅是共同完成一道相同的毕业设计题目。一起进行的设计开题、阶段性汇报和日常的线上交流,让参与其中的师生明显感受到了视野打开后的豁然开朗。
河北工大建筑学院教师卞广萌对中期汇报时北京林业大学学生的规划方案印象尤其深刻。在对张家湾古镇各区域功能进行规划时,不少学生都是从平面图出发,结合构想进行设计,而北京林大的学生则利用测绘数据的高程,充分考虑附近河道泄洪的需要,重新规划了流经古镇的水道。“这种做法让我们深受启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融入这样的思路。”卞广萌说。
“打破了过去关门做的局限。”孔俊婷说,“不仅学生通过体验不同学校的学习环境得以提高,教师队伍也因此得到提升。”
文/中国教育报记者 时晓玲 图/倪丽丽
新闻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06/27/content_48150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