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实录:“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
编者按: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速,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很多高校面临信息孤岛、信息安全隐患等方面的挑战。如何通过“互联网+”打造智慧校园,成为很多高校管理者思考的问题。为促进高校搭建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平台和高效安全的“智慧校园”环境,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举办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邀请专家、高校宣传部及信息部门负责人,共同透视当前中国智慧校园现状,剖析智慧校园发展难点,探讨“互联网+”时代智慧校园趋势。
用“微”力,让校园更美好 河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陈鸿雁
我是来自河北工业大学的陈鸿雁,我将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学校是如何利用新媒体在思想宣传、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工作的。
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宣传、文化建设
说到新媒体建设,我们学校也是刚刚起步。我们从2013年才开始有微博,从2014年的4月才开始有微信,我们也有我们的手机报,也有自己的校园主页。另外,我们还有河工生活的APP,以及QQ公众平台。之所以开通QQ公众平台是因为我们通过一些数据统计发现,很多新生是不用微信和微博的,他们首选QQ,所以我们为新生开辟了QQ公众平台。
我想就我们的公众号一年以来做了些什么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大家分享一下。2014年的4月,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开始运行。最初,我们是想发挥它宣传阵地的功能,进行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建设,并且希望在就业和创业方面可以给学生更多引导,同时为师生提供一个服务平台。在一年多的运营中,我们通过微信推出了160多期正能量报道,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所有人都说,通过微信我们变得更爱学校了。在微信里,我们同时设置了很多的菜单栏,比如,现代中国、工大人物等。另外,微信公众号在文化建设方面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年当中,我们共推送了自制的八个视频,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宣传了学校,引发了非常好的反响。另外,我们首推了微信校史馆,点击进入,就可以听到语音讲解,还有微信电台,每周一期进行语音播放。
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进行线下创新
此外,我们还发布了自己的“工仔”形象。我们的官方微信也设计了自己的形象,叫“HI Simba”(开心吧)。除此之外,学校还推出了一系列的T恤衫、明信片,并举办了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受到很多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我们利用新媒体帮助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我们与《职来职往》一起办“就业直通车”,携手《经济之声》打造“职场螺丝钉”,还和《非你莫属》进行合作。
刚才,我讲的都是我们在宣传思想文化方面所做的工作。另外一部分就是官方微信服务的功能。很多人在微信上提了一些问题,比如:很多学生想要通过微信平台做课程的查询等,我们也推出了一系列功能。到现在为止,我们完成了官方微信以下的功能:校内教务查询、一卡通、意见反馈、工会提案等,我们也在通过微信做学生心理问题的预警,以及贫困生筛选的辅助功能。
在运行新媒体的过程中,我们也有一些体会。如果想运营好必须有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好老师,必须有一个学生团队,这非常重要。我们目前有一个60多名学生组成的团队。培训也非常重要。我们让老师、学生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提高团队的水平。
在运营当中,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们在做服务功能时,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缺少平台;还有安全问题,课程查询、成绩查询等还存在着安全隐患。第三,缺少稳定的团队,我们的校园项目之所以推进得很慢,就是缺乏专业人士,学校的工资水平低,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到学校去做新媒体,同时,学生团队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只有团队水平提高了,开发的产品才会有一定的水平。
中国教育新闻网http://gaojiao.jyb.cn/gdjyxw/201509/t20150915_637027_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