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杂志专访我校副校长刘兵
人物掠影:刘兵,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教学科研方向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主讲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指导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软科学等项目20余项。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学报》《中国软科学》等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I、CSSCI检索20余篇,出版专著《企业经营者激励制约理论与实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理论与方法》。2003年被批准为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教师”,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年被评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天津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坐落于此的河北工业大学也是一所古老而又年轻的学府。百年历史,沉淀其风骨精神;时代风云,塑造其形象气质。“工学并举”是一所工艺学堂的坚守,“勤慎公忠”是理工教育者独特的人文情怀。这一切,使得亦古亦新的河北工业大学如同其新校区青灰色调棱角分明的建筑一样,端庄大气,朴素踏实。
《高校招生》:刘校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贵校的办学地点却在天津市,这是很多考生没有想到的。贵校当初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办学?这里办学给贵校带来了什么样的地域优势?
刘兵: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1903年1月),直隶总督府就设置在天津,时任直隶总督袁世凯委派天津知府凌福彭筹建北洋工艺学堂,地点选定在天津老城东南角贡院东草厂庵。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天津为河北省省会。学校一直延续在天津办学。1966年,天津和河北省分家,天津成为直辖市。1969年10月,在学校划分时,天津工学院和河北大学划归河北省属,由于当时正处于战备紧张时期,根据天津市的规定,我校和河北大学必须搬出天津。由于我校属于工科院校,大型仪器设备较多,搬迁比较困难,并且没有合适的地点。在邯郸选建的校址一直没有建完,所以直到1978年初,学校仍没有完全搬出。小平同志复出后,主抓教育,1978年春天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老院长潘承孝教授利用这个机会,给小平同志写信,讲述了学校搬迁的后果。小平同志看后,在信上做了批示。河北省决定,学校不再搬迁,继续在天津办学。已经搬到邯郸的少数师生又回到天津。所以,我校成为全国极少数的异地办学的高校之一。
河北工业大学隶属河北、坐落天津、毗邻北京,是河北省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给学校的办学提供了不少便利:一是利于学校的招生。近几年我们在河北省、天津市的招生,高出一本线三十分左右,而在辽宁、山东等省(市)要高出一本线50分以上。二是有利于我们毕业生的就业。虽然现在大学生就业难,但是我们学校的毕业生留在天津的概率非常高,只要愿意留在天津,基本都能满足意愿。近五年来,学校超过80%毕业生在河北、天津就业,在津就业的毕业生数量超过7000人,其中研究生1800多人。学校培养的2000多名MBA研究生85%留在冀津两地,近百名EMBA研究生已成为冀津知名企业的高管。学校利用工科类学科专业的优势与冀津企业开展合作,近些年,年均与天津企业签订科技合作项目100多项,这个数字也在逐年增长。学校还设立种子创业基金,扶植了一批冀津企业创新创业。
总的来说,京津地区高等教育水平高、人才济济,为我校发展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环境。特别是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河北工业大学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学校具有百余年扎根服务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十几万分布于京津冀的校友,构成了三地天然的血脉联系;学校机械材料、海洋化工、电气信息、建筑能环等重点学科实力雄厚,与京津冀主要产业技术需求贴近度高,与企事业单位联系紧密。作为河北省的桥头堡,河北工业大学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天然、独特的优势,应该,也能够更好地发挥三地协同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
在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学校将积极探索建立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发展的新机制,实现京津冀科教资源的互通共享。联合京津冀科技人才资源,与区域、行业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平台,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各方面工作,一定会取得长足进步,学校办学水平会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学校正努力促成河北省、天津市、教育部共建河北工业大学。通过共建,推进冀津学术交流、人才交流与科技合作。省市部共建将为学校加快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难得的发展平台。
《高校招生》:关于贵校与天津大学的关系,坊间流传着不同的版本,您能否为大家介绍一下两校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渊源?
刘兵: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通知,河北工学院与北洋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大学,定名为天津大学,地点在天津七里台,是现在天津大学所在地。1958年,根据河北省委指示,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办事处设在天津大学。在恢复重建过程中,天津大学教务长潘承孝教授被任命为河北工学院院长,并由天津大学抽调了包括原来就在河北工学院任教的19名正副教授、讲师和30名青年教师,并挑选50名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当年就招收新生755人。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开始了河北工业大学的重建工作。
《高校招生》:既然有那么深厚的感情,那么贵校与天津大学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有没有一些交流合作?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刘兵:我们学校目前的师资队伍当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天津大学毕业的。反过来,天津大学也是我们毕业生考研的首选院校,天津大学对我校学生也青睐有加,尤其是机械、化工等工科专业。另外,在平时的交流当中,比如学术报告、项目鉴定、论文评审、答辩等活动当中,两校的交流合作也十分密切。工大和天大一脉相承,以工为主,甚至在学校管理和教学模式上都十分相似。
《高校招生》:天津高校林立,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都是全国知名学府,那么贵校同这些学校的交流合作是否密切?
刘兵:目前来讲,虽然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有很大的合作空间,特别是跟天大、南开的合作。今年我们正在推进落实同这些院校的学分互换、师资、图书和网络资源共享等工作。此外,我们也利用我校的一些优势学科,比如在海洋化工领域同天大展开合作,联合渤海新区,申报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在机械材料、电气自动化等方面,想跟天大、南开等院校继续展开深度合作。三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也在逐步展开。至于聘请天大、南开等院校的教授来我校开设课程、讲座,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就更加频繁了。
《高校招生》:贵校的工科特色非常明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物理等专业都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贵校在增强自身工科实力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
刘兵:学校一直坚持“工学并举”办学特色。一百多年前,学校首倡“工学并举”教育思想,开创了高等工程教育“工学并举”培养人才之先河。一百多年来,学校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一办学特色,工科实力水平不断提高。在工程型科技人才的教育思想上,特别注重正确处理好“课堂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的关系,要求做到:学习科技理论知识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并重,让学生“手脑并用”“既习其理,又习其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年办学实践中将这些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贯彻到师资队伍建设中,贯彻到每一门课程中。例如我校工科各专业都开设了工程图学课程,每次课堂授课后都有作业,教师全批全改,坚持了几十年,使得我校学生读图、识图、绘图能力强,得到许多用人单位的好评;又如我校化工类专业多年坚持化学基础实验一人一组,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创新性实验,这些措施使学生化学实验基本功扎实,在天津市化学实验竞赛中,多次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学生同台竞技,并取得优异成绩,也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高校招生》:我们知道“工学并举”是贵校一以贯之的教学特色,那么贵校是如何坚持这一办学理念的呢?
刘兵:“工学并举”是我校传统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至今已经传承了111年。1903年,我校的前身,全国最早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北洋工艺学堂正式创办。在学校开办之初,学校首任总办周学熙先生就提出了“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的实业教育思想,把“办学与兴工”紧密联系在一起。1929年,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首任院长魏元光先生倡导对学生教育要“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把附设工厂办成教学与生产结合的典范,实习生产的产品,设计新颖、质量优良,在市场上卖到脱销。1958年,学校几度分合之后恢复重建河北工学院,首任院长潘承孝教授倡导“注重三基”的教育思想,即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致力于探索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规律。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始终不渝地坚持“工学并举”的办学传统,并对“工学并举”办学思想内涵不断拓展和提升,形成了坚持“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坚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把内涵发展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全过程;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实现“工程教育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科技创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高校招生》:您作为副校长主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一年多了,这一年多里,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做了不少探索,能为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工作经验吗?
刘兵:近年来,我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积极推进“理论、实践两条主线,创新融入贯穿全过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将大学生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第二课堂以及社会实践等创新实践训练活动等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四个一工程”,即发表一篇论文、申请一项专利、参加一项科研训练或参加一项学科竞赛。不断完善、充实由基础训练、应用训练、创新训练和综合训练组成的“四个层面”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学科类别,各有侧重、形式多样地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基础训练增加了课程设计中的创新性、综合性题目和实验课程中的设计性、创新性项目。应用训练开展了认知实习、暑期实践、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的实习教学活动,建设了一批重实效、重内容的实习基地。创新训练开展了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主实验、学科竞赛、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创新实践训练活动。综合训练加强了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坚持毕业论文抽查制度,切实提高了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质量。以“征集、自拟”选题为途径,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以上大学生创新竞赛。同时,我们也大力推进“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实施“潘承孝班”培养计划。单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对学有专长、学有余力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实行精英培养,使其成为具备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及科研机构攻读更高学位潜力或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卓越人才。此外,我们还积极与企业合作联合培养实战性人才。如与河北君安证券公司创办“君安钻石班”,君安证券公司定期派专业人员为学生上课,学生利用寒暑假到公司各营业部实习,毕业后可优先到公司任职。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开展“辅修”制度和“双学位”教育。采取多元化的选课方式,扩大学生修读人数;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在学生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我们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开设以实践为主、理论讲授为辅的创新拓展类课程;开发了符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的创业、就业指导类课程;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另外,我们还注重加强毕业生质量跟踪与评价工作。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动态评价机制,并借助麦可思等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建立用人单位、校友对毕业生成就评价制度,持续改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招生》:您现在的研究方向是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管理也有研究,那么您觉得企业最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贵校是通过哪些举措来培养企业最需要的人才的呢?
刘兵:我校毕业生大多到各类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工作。首先学校要了解企业的需要。学校每年通过组织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见面了解他们的需要;每年,学校委托麦可思公司进行毕业生调查,了解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发展情况;我校教师通过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了解企业的具体需要,同时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所有这些信息都要及时反馈到教学中来。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专业方向的设置,各类课程的动态调整,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等等,使我们培养的毕业生能适应企业的需要。例如我校电气专业教师及时将与企业科研合作的内容融入“电力系统设计”课程中,毕业学生所掌握的这方面知识使得他们在用人单位脱颖而出,很快成为技术骨干。学校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需求、企业需求,让他们在四年学习期间将个人发展规划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为此,学校组织了大量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暑期社会实习,接触并了解社会。
《高校招生》:您大学时就读的是工业管理工程系,为什么要选择这一专业呢?是您自己喜欢主动报考的,还是被调剂的呢?现在的高三考生也即将面临专业选择的难题,您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
刘兵:一本院校里有“985工程”“211工程”及其他院校,学校之间的层次和教育资源配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我个人认为,在一本院校中,选学校可能更重要一些,学校的品牌对学生未来就业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你进了名校,但没能进入自己最喜爱的专业,你还可以通过辅修专业等方式,来完善学科知识结构。二本院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建议考生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专业为导向来选择学校。专业的热与冷,会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有些专业,看起来热门,许多学校都开设,招收了不少学生,导致若干年后人才过剩。有的专业,在招生时显得冷门,但毕业生就业时因为社会需求旺盛,反而成了“抢手货”。家长们可以通过搜集多方信息,对一些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带着前瞻性的眼光去填高考志愿。同时,考生不要连续填报冷热程度相似、录取分数接近的专业。当然,最重要的,考生要从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出发来选择专业,有兴趣才能学得更好。这样,才能在日后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高校招生》:距离您的高考已经过去几十年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您觉得高考的意义在哪里?
刘兵:尽管高考仍存在一些弊端,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完全取代。整体而言,高考依然是目前国家选拔人才,个人改变命运的一种相对公平的方式。我觉得,对于每一个高中生来说,高考仍是一次相对公平竞争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人生道路上又一次选择的机会,这也可以算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一种生活方式,大家应该敢于去面对和把握这种竞争。
《高校招生》: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高考是为了上大学,但上大学是为了什么却并不清楚,因此也有人认为“大学无用”,那么您觉得读大学的意义是什么?
刘兵: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很多人都发表感叹,上大学已经没什么用,只是在大学里混个文凭,压根没有学到真才实学,大学文凭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大学教育越来越不实用。其实这些观点都有些片面。首先,大学教育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其次,大学教育要求大学生全面、自主地学习。第三,大学教育能培养人的交际能力。第四,大学教育锻炼了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口才和胆量。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的专业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在大学里,学的更多的是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必要的写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这些能力会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帮助个人更好地成就自我。教育从来不应该是一件功利的事情,人生的目的也不应该仅仅是赚钱。上大学确实不能保证以后找个好工作,上大学也确实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几年的积累将丰盈一个人的思想,让精神更加丰厚,让人生更加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