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工大】中国经济时报报道我校“科技成果展”
12月4日,《中国经济时报》第四版题为“科技创新 让教育成果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报道我校科技成果展,全文如下:
“中子嬗变掺杂直拉硅”及其专利技术在宁晋开花结果;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筛法海水提钾高效节能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
看到一项项科技创新的技术成果被成功转化,并创造出无限价值,不要以为这是某个科技企业参展比赛的介绍,而是河北工业大学在近日举办的全院“科技成果展”上的冰山一角。
伴随着今年河北工业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学校充分发挥“211工程”建设的辐射和示范作用,通过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科技创新和技术服务平台、增强自主创新和解决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努力推进科研工作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推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断增强学校在地方及区域经济建设中的支持率和显示度,将鲜明的办学特色——“工学并举”体现得淋漓尽致。
倡导创新驱动科技成果熠熠生辉 。一个学科如何带动一类产业延伸发展?一所大学如何拉动一个区域的工业再次崛起?为什么科技成果屡屡出现在河北工业大学的校园里?
“不仅要有工学并举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要有创新人才,更要持续在全学校源源不断地掀起 ‘科技创新’的热潮。”河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迎新在科技成果展厅内向记者娓娓道来。
河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学校几度分合,并先后经历12次更名。 1995年,“河北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
多年来,学校一直注重协同创新,近1500项科技成果在全国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实现产业化。享誉全球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单晶硅材料生产基地和世界最大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制造商——晶龙集团,因当年河北工业大学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单晶硅研究有了重大突破,该企业便以该校技术为依托发展至今,被列入了全国产学研成功案例。
在成为世界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的同时,学校还瞄准新的工业领域攻关,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扶持新工业产业。当年,因海水的组成太复杂且浓度稀薄,造成海水提钾成本过高,海水提钾实现工业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科技难题。河北工业大学的袁俊生等一批专家教授就把目光盯在了这个世界难题上,通过海水提钾核心技术,使海水提钾成本大大降低,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并最终研制成功。国家科技部对此科研成果进行了鉴定,并认为该技术与国内外现有的钾肥生产技术相比,具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效益高等优势,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类似这样的科技攻关项目在河北工业大学不胜枚举,但这一切与学校倡导“创新驱动”、夯实制度保障分不开。
近年来,学校先后制定、实施并逐步完善了科研计划管理、科技成果奖励、青年科学基金管理、河北工业大学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等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的科研管理体制办法,而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机制,也极大地激发了全校科技人员从事原创性研究和开发的热情。机制逐步形成后,2010年学校就申报专利165项,发明116项,授权专利78项,发明45项,申请量较2009年增长了21.3%。
聚集人才资源搭建高端优势平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强国之本,也是强校之本。搭建各类科研平台才能为人才提供用武之地。目前,学校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其他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建有国防科技研究院,其中,“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国家级创新方法工程中心。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还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省级强势特色学科,20个省级重点学科。
科技创新平台是产出高新技术、人才聚集和培养的主要阵地,这些平台有效地支撑了学校科技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到目前为止,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187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在科技成果展厅中间展牌上,全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典型,让高校产学研相结合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例如,天津市工大镀锌设备有限公司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依托,由众多专家、学者、教授及一批富有实干精神的年轻大学毕业生组成;卓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更是学生自主创业的典范。学校积极实施“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学子。无论是平台还是人才,这些都为学校高新技术的开发及研究提供了有效保障。
基础研究是高新技术的源头,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申报“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今年学校新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前期研究专项、省市级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75项,纵向科研经费较去年翻了一番。同时,学校高度重视专利工作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促进科技转化的重要作用,从体制和机制上对专利申请工作加以保障。
把握区位优势助推产业经济发展。人们常说,教育反作用于经济。河北工业大学坚持“工学并举”的路子,更加快了反作用于经济的步伐,在对地方工业的发展发挥着引领作用的同时,学校更抓住区位优势,以科技问题为主攻方向,实现了教育与经济共赢。
提到成果转化,校内的师生们都能说出很多引以为豪的重大项目。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重大专项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平坦化工艺与材料”,实现了全国地方高校主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突破;陆俭国教授在电器可靠性设计理论方面的突出成就,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了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通过融合优化校内科技资源,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级课题300余项,先后与全国72个区市签署了合作协议,与80多家省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众多高校中,拓展 “一园多区”加快成果转化成为了河北工业大学的又一大特色。“河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天津市仅有的两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该园实行一园多区政策,先后与天津市和河北省3个地方政府签订了共建大学科技园的协议,鼓励学校师生进行自主创业。截至2012年年底,园区在孵科技型企业75家,毕业企业88家,其中天津园区20家企业。
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了“河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该中心于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向天津、河北和江苏等地派出了3批科技特派员,逐步构建河北工业大学与区域经济结合的信息网络科研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校内科研、开发和生产相结合,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形成规模经济的成功模式。学校校办工厂在承担工程实践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发研制新产品。如电站励磁装置已更新四代产品,生产近3000套,用于全国上千家发电厂,并出口15个国家和地区,现已形成了以电站励磁装置、逆变焊机、自动车床为主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累计创产值上千万元。
“十一五”以来,学校新立课题3000余项,其中学校主持并协同兄弟单位承担国家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00余项,有130余项科技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励,635项专利获得授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利用京津,服务京津,发展河北经济”是学校一贯的发展方针,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吸引人才;利用京津高校聚集的群体效应,营造学术氛围;利用京津的工业基础和条件,开发高科技产品,孵化高新技术成果。随着天津市、河北省等环渤海区域交流的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河北工业大学的区位优势将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着强大的 “创新智库”作用。
( 赵健仲、刘菲菲、吕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