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报道我校《神奇“点金术”推动“创造大国”》
日期:2013-07-09
点击量:次
《中国科学报》7月9日第八版,以《神奇“点金术”推动“创造大国”》为题报道我校副校长檀润华教授领衔的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推广和应用TRIZ理论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全文如下:
神奇“点金术”推动“创造大国”
近几年,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广、完善TRIZ理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
■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霍占良
创新是什么?是伟大发明家的灵光一闪,还是如解答数学问题一样有章可循?
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对250万件发明专利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一套发明创新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在前苏联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其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指导创新的最佳工具,被誉为“神奇的点金术”。
近几年,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前身为河北省制造业创新方法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让TRIZ理论在中国落地生根,不断完善、推广这一“点金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
创造多个第一和之最
在工程索引EI(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中检索有关TRIZ主题索引,出自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论著条目不仅数量最多,且在排名前十位的条目中就占半数以上。
谈起中心创造的多个第一和之最,团队负责人、领军人物是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数家珍:出版了国内第一本TRIZ专著《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2001年为研究生开设TRIZ专业课,成为国内首家系统化教授TRIZ理论的大学;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版计算机辅助创新(CAI)软件;建立了全国首家制造业创新方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早在1998年,檀润华就开始从事TRIZ等相关创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我国最早的应用和推广TRIZ理论的专家之一。
通过长期研究,檀润华将创新理论分为设计哲学、创新方法和领域应用三个阶段,并在通解和领域解间,首次提出应用TRIZ 的“未预见的发现”原理。
据悉,该中心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已完成包括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数十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TRIZ著作7部,自行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InventionTool,并已实现产业化,填补了我国CAI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知识保障。
培养“创新工程师”
该中心创造的第一和之最中还有一项,即率先提出“创新工程师”概念,其在国家“创新工程师”培养及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面场次之多、层次之高、规模之大也堪称国内之最。
“创新工程师不同于其他工程师,在企业专门负责产生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种子,如果可行,其他人完成后续设计、制造及商品化”。檀润华介绍,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培训,通过消化、吸收以及灵活运用TRIZ,使其成为创新工程师解决我国制造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这一严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檀润华介绍,中心依托技术创新方法研究成果和CAI软件,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创新人才培训体系;根据推广应用单位需求和学员结构层次,在培训时间、知识、技能深度上有所区别,编写出分级适用的培训教材,并不断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有针对性地面向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方法培训。
据悉,该中心于2009年和2010年承担科技部创新方法师资培训,先后在河北、广东、黑龙江、天津、青海、内蒙古等省市和三一重工、唐山轨道车辆、广州无线电集团、新奥集团等单位进行创新工程师培训工作。5年间,中心培训学员近万余人次,其中创新工程师900余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0余项,申请专利400余项。
促进成果落地 结出“创造”果实
美国著名战略咨询公司兰德公司提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独立,也就没有政治独立。这说明任何转型没有技术的创新都无法支撑。设计人员创新的点滴积累,铸就企业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正是企业选择进行TRIZ培训的根本。
从2003年的3000万元产值到如今的2亿元,石家庄阀门一厂股份有限公司在创新方法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在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该公司运用TRIZ理论和CAI软件,提出了全新的封闭式眼镜阀和双向密封蝶阀概念设计方案,在阀门工作原理、密封原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据悉,该企业推广应用创新方法以来,共申请相关专利6项,开发出7项新产品,并均已投产上市,为企业新增产值4928万元,新增利税1157万元。在金融风暴中,我国冶金行业订单下滑50%,而该企业不但未受影响,反而通过核电阀带来了7000万元的订单。
檀润华介绍,近年来通过与企业合作,中心将TRIZ理论在高铁、工程机械、汽车、机床、煤矿机械、中药机械、电池机械、特种阀门等行业中应用,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TRIZ指导,应用技术创新方法快速、高质量地解决企业研发中遇到的问题,间接经济效益达到10亿元。
《中国科学报》 (2013-07-09 第8版 平台)
神奇“点金术”推动“创造大国”
近几年,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广、完善TRIZ理论,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
■本报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霍占良
创新是什么?是伟大发明家的灵光一闪,还是如解答数学问题一样有章可循?
前苏联科学家根里奇·阿奇舒勒通过对250万件发明专利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一套发明创新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在前苏联军事、工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并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其已成为当今世界公认指导创新的最佳工具,被誉为“神奇的点金术”。
近几年,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前身为河北省制造业创新方法工程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让TRIZ理论在中国落地生根,不断完善、推广这一“点金术”,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迈进。
创造多个第一和之最
在工程索引EI(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中检索有关TRIZ主题索引,出自国家技术创新方法与实施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论著条目不仅数量最多,且在排名前十位的条目中就占半数以上。
谈起中心创造的多个第一和之最,团队负责人、领军人物是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他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数家珍:出版了国内第一本TRIZ专著《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2001年为研究生开设TRIZ专业课,成为国内首家系统化教授TRIZ理论的大学;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版计算机辅助创新(CAI)软件;建立了全国首家制造业创新方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早在1998年,檀润华就开始从事TRIZ等相关创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是我国最早的应用和推广TRIZ理论的专家之一。
通过长期研究,檀润华将创新理论分为设计哲学、创新方法和领域应用三个阶段,并在通解和领域解间,首次提出应用TRIZ 的“未预见的发现”原理。
据悉,该中心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已完成包括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数十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出版TRIZ著作7部,自行开发了国内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InventionTool,并已实现产业化,填补了我国CAI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为企业进行创新提供知识保障。
培养“创新工程师”
该中心创造的第一和之最中还有一项,即率先提出“创新工程师”概念,其在国家“创新工程师”培养及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面场次之多、层次之高、规模之大也堪称国内之最。
“创新工程师不同于其他工程师,在企业专门负责产生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种子,如果可行,其他人完成后续设计、制造及商品化”。檀润华介绍,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培训,通过消化、吸收以及灵活运用TRIZ,使其成为创新工程师解决我国制造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缺乏这一严重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檀润华介绍,中心依托技术创新方法研究成果和CAI软件,制定了科学可行的创新人才培训体系;根据推广应用单位需求和学员结构层次,在培训时间、知识、技能深度上有所区别,编写出分级适用的培训教材,并不断增加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有针对性地面向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方法培训。
据悉,该中心于2009年和2010年承担科技部创新方法师资培训,先后在河北、广东、黑龙江、天津、青海、内蒙古等省市和三一重工、唐山轨道车辆、广州无线电集团、新奥集团等单位进行创新工程师培训工作。5年间,中心培训学员近万余人次,其中创新工程师900余人,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00余项,申请专利400余项。
促进成果落地 结出“创造”果实
美国著名战略咨询公司兰德公司提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技术独立,就没有经济独立,也就没有政治独立。这说明任何转型没有技术的创新都无法支撑。设计人员创新的点滴积累,铸就企业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这正是企业选择进行TRIZ培训的根本。
从2003年的3000万元产值到如今的2亿元,石家庄阀门一厂股份有限公司在创新方法的指导下健康发展。
在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该公司运用TRIZ理论和CAI软件,提出了全新的封闭式眼镜阀和双向密封蝶阀概念设计方案,在阀门工作原理、密封原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据悉,该企业推广应用创新方法以来,共申请相关专利6项,开发出7项新产品,并均已投产上市,为企业新增产值4928万元,新增利税1157万元。在金融风暴中,我国冶金行业订单下滑50%,而该企业不但未受影响,反而通过核电阀带来了7000万元的订单。
檀润华介绍,近年来通过与企业合作,中心将TRIZ理论在高铁、工程机械、汽车、机床、煤矿机械、中药机械、电池机械、特种阀门等行业中应用,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提供TRIZ指导,应用技术创新方法快速、高质量地解决企业研发中遇到的问题,间接经济效益达到10亿元。
《中国科学报》 (2013-07-09 第8版 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