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 深耕光学测量沃土 培育工学并举人才——记天津市劳动模范、河北工业大学教授张宗华
“教学于我,是用光学精度雕琢育人事业。”

张宗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国家一流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负责人。
自2009年加入河北工业大学以来,张宗华以“勤慎公忠”为指引,在“工学并举”的道路上深耕不辍,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等众多荣誉称号,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榜单”。同时在学术服务领域积极担当,担任多个国内外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兼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为光学测量领域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勤慎公忠”的践行者科研教学双馨之路
勤・创新科研
张宗华长期深耕光学面形三维测量领域,勤奋钻研,突破了并行投显同时获取漫反射/镜面条纹的瓶颈,成功研发出一系列新型三维测量仪器。他累计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叶企孙”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重点专项课题等。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检索120余篇,总被引用52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其研究成果精准对接国家先进制造产业需求,为航空、航天、船舶等关键领域的装备制造技术提供支撑。
慎・治学严谨
在教学和科研中,张宗华始终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对学生的论文指导一丝不苟,每一个标点符号、每一句话的主谓宾关系都要反复推敲。他常说:“文章的结构、格式就像是一个人的脸一样,要是脸上都全是灰,别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又怎么会好好了解你的内涵呢?”他通过这种反复雕琢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将研究成果完整、准确地呈现出来。
公・育人无私
张宗华始终将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是“学生至上”原则的践行者。他记得每一位学生获得的奖项,经常用优秀学生的例子激励大家努力钻研。他培养了100余名硕博研究生,他们正成长为京津冀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新锐力量。他还积极推动产学研融合,以河北工大“立足天津、服务河北”的定位为纽带,促进京津冀三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忠・报国之志
怀着科教报国之志,张宗华2009年回到河北工业大学。他始终以成为一名报效祖国的优秀科学家为奋斗目标,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他联合京津冀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全力攻克卡脖子技术,填补检测技术空白,为我国先进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拼尽全力。
“工学并举”的引领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张宗华坚持“在教学中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理念。他将光学测量前沿成果融入教学,打造有深度、有温度的“金课”。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他的指导下,1名博士生荣获“叶声华奖学金”,3人荣获“河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荣获“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人荣获“河北省优秀毕业研究生”,19人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
张宗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勤慎公忠”的校训精神和“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是河北工业大学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他将继续扎根讲台、钻研科研,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国家先进制造产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图/党委教师工作部 审核/刘熙媛 王志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