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业大学成功举办课程思政结对共建经验分享交流及扩面共建工作启动会
4月25日下午,河北工业大学在北辰校区会议中心第三会议室举办了课程思政结对共建经验分享交流及扩面共建工作启动会。学校副校长郎利影出席会议。学校专业建设组专家刘宏和曲云霞、课程建设组专家孔俊婷、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轩、各教学单位主要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本科生院相关工作人员10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本科生院副院长耿立校主持。
会上,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信、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占力、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马岱、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赵其波和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耀庭代表6个试点共建学院,围绕结对共建开展情况、共建成果、特色做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建设计划等方面,依次作了汇报。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刘文勇对与6个试点学院的共建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强调会继续服务好结对共建单位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落实。
各学院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过程中,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形成“专业-院内-院外-校外”的课程思政名师辐射效应;机械工程学院通过善用社会大课堂,形成“产学研融合、知行用耦合、学思悟贯穿”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电气工程学院以“案例驱动”课程思政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注入活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探索形成“全过程思政+三基三结合”的德才兼备人才培养体系,产教结合、科教结合、科产结合为人才培养筑基,课程思政、实践思政、科研思政为人才培养铸魂;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了“以研促教、以赛促建”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外国语学院紧扣“语言为媒、思政铸魂”主线,以“外语能力+思政素养”为核心,培养中国文化使者。
专家对各试点学院的结对共建工作给予肯定,并指出课程思政建设不能只拘泥于课程,应进一步加强与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的结合,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深入到认识论、方法论等哲学角度,培养学生认知世界、探索世界的能力;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结对共建的作用,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凝练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让课程思政建设更落地,效果更突出。
为扩大课程思政结对共建覆盖面,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引领作用和试点共建学院的经验带动作用,促进学校“大思政”建设,本科生院院长张小俊对学校课程思政扩面共建工作做了具体部署,课程思政“6+1+9”结对共建工作正式启动。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培根铸魂”,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核心抓手。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会上,各位老师围绕“课程思政结对共建工作的难点、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价、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如何一体化设计”三个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郎利影在总结发言中表示,结对共建是促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希望各学院能够结合自身学科专业特点,促进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同时,我们要做到三个明确,一是明确我们做课程思政的初心和使命——培养具备“勤慎公忠”校训精神的“工大学子”,通过家国情怀、社会责任、专业责任和自我修养四个维度,培养勤以治学、慎以立身、公以对人、忠以处事的“工大学子”;二是明确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反向设计+正向实施,从社会需求出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课程-课程群-学科/专业建设,促进思政元素的体系化;三是明确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充分利用AI、大数据等,科学合理地展开评价,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高课堂的温度与深度,增强课堂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文字/纪照华 图片/何艳 单位审核/张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