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所高校齐聚我校研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
1月13-14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高端论坛在河北工业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32所高校的近百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齐聚天津,围绕《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展开深入讨论,探寻新时代高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的路径。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高端论坛开幕式现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院长陈占安教授作报告
论坛上,世界(中国)首个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首任院长陈占安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在新时代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思考》的报告。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从无到有、到成为今天高校“第一学院”的亲历者、开拓者,他将马克思主义学院27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放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大背景下,做了宏观系统地梳理,详细解读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指标体系,并提出目前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着力点: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科学定位;协调推进课程、学科、学院三大建设;积极创造上下齐心、人人担责的内部氛围,从战略高度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下的努力方向。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教授作报告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教授作了题为《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战略思考》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并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二级机构管理任务的发展历史演变的视角,提出《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的颁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入了全面发展综合建设的新阶段。针对学院建设的新要求,他认为要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关系、核心任务与多元功能职能的关系、内向性与外向性关系、依附性与自我发展的关系。他认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应努力实现健全发展、多元发展、内涵发展、独立发展。最后,他分享了多年实践总结而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总体思路的40字箴言:“尊重现实,主动谋划;聚焦主业,整体推进;建章立制,明确关系;内求和谐,外塑形象;引领示范,责任担当。”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家庆教授作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吴家庆教授作了题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机遇与担当》的报告。报告上溯到1933年成立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的四个时间节点,并针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出建设“四个一流”: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基地、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基地、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总结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面临的学科布局广而不够强、学科边界分而不够清、教师队伍杂而不够专、学术研究宽而不够劲、教学改革华而不够实、资政服务做而不够优的六个普遍性问题,并提出坚持政治建院、教学立院、科研强院、人才兴远、制度治院的五个发展设想。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青卫教授作报告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青卫教授以《强化“三个意识”,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质量和水平》为题作了报告。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核心地位的确立历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学科”、“引领学科”,到哲学社会科学的“领航学科”阶梯式提升,提出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新时代应该大有作为。他详细分析了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就如何破解“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跟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他提出了破解问题的关键——强化“三个意识”,即“精品意识”、“阵地意识”、“品牌意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抓手、以科学研究为支撑,强化团队作战,打造特色品牌,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健康、快速发展。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作报告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颜晓峰教授作了题为《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讨》的报告。他解读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及目前学界如何开展研究的思路。他从世界历史视角对“现代化”路径进行分析,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历史的创举,并且在现代化实现路径上,不存在“条条大路通罗马”——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殊途”、且不会“同归”。最后,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三个思路:历史研究与未来研究相互关照,总体研究与局部研究相互支持,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互印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教授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纪委书记、副所长冯颜利教授就《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场语境与范式创新》进行了详细解读。解读围绕三个问题进行:一是“新时代”认知维度与起点界定。对比“大时代”、“中时代”、“小时代”含义,提出“新时代”应界定在该“中尺度”,“新时代”起点应是党的十八大,应表述为“十八大以来”。二是“新时代”的内涵与理论基础,提出“新时代”是对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思想的总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思想开辟了一种新的文明道路,为发展中国家崛起提供了新的模式。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的来源及表述特征。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的来源应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方面,其中后两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要努力用“中国话”来表述。
专家学者小组讨论现场
两天的会期内,专家、学者通过专题学术报告、分组讨论等形式,共同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时代特征、机遇挑战、历史使命、建设方略、发展动力等重大课题,并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由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不断增强内涵式发展动力,实现“建设重点课程、重点学科和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目标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校党委宣传部、发展规划部、本科生院、教师发展中心的领导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文/屠琼芳 张慧芝 图/张琛 审核/梁慧超 韩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