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报》整版报道我校太空辐照育种实验
7月6日,《每日新报》B1版以《天津种子乘神舟 两上太空》为题整版报道我校校长展永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培育的种子,搭载神舟飞船两上太空进行辐照育种实验的情况。全文如下:
天津种子乘神舟 两上太空
日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神舟十号返回舱开舱仪式,神十搭载的来自各科研单位的“飞天物品”相继出舱。而很少人有知道,这里面就有河北工业大学选送的生物种子,和其他科研单位不同,他们选送的种子很多曾是搭载神八上过一次天的“太空种子”。
等“宝贝种子”回家
日前,神十开舱,国内一些科研单位纷纷宣传自己选送的科研项目搭载神十上了太空。“这有什么,我们选送的种子和聂海胜一样,都是两上太空了。”一则网络留言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经过和博主联络,记者才得知原来这个不为人知的“神秘”科研单位就是坐落在天津北辰区的河北工业大学生物物理研究所,记者随即赶往现场采访。
“我们搭载神十升空的科研育种物品还没有拿到,估计近期就会通知我们去领取了。”在研究所,安海龙教授告诉记者,该研究所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的是“辐射育种”生物科研项目。这次搭乘神十飞往太空的主要是蔬菜、花卉、粮食作物的种子,而和其他科研不同的是,河北工大不仅是第二次参与太空育种科学实验,而且他们这次选送搭载神十的生物种子中,有一部分是在2011年搭载神八已经升空一次的种子。
“让种子在太空接受两次微重力和辐射等作用,对种子的基因变异肯定有不同影响,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我们特别盼望快点得到这些种子进行试验。”安海龙说,现在整个科研所都急切地等待这些“宝贝”快点回家。
结缘神舟两次搭载
在研究所实验室的一个特制冰箱里,记者见到了这些被冻于-80℃的休眠“太空种子”。而一些正在进行DNA试验的种子,则被放在普通冰箱里面保存,便于拿取。
“别小看这几粒小小的种子,能搭载神舟送上太空却不是很容易。”负责本次科研项目的耿金鹏教授说,他们接触到神舟飞船也是一个偶然机遇。
2008年,他们用加速器设备对玉米种子进行了核辐射处理,并通过种植研究发现了很多基因变异情况,培养了新的玉米品种。拿着这些研究成果,河北工大参加了2010年全国航天育种论坛,而在论坛上他们结识了神舟天辰公司的专家。
“我们的种子要是能飞上太空就好了。”出于这样的想法,研究院的展永院长带着几个科研骨干开始了公关行动。他们去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往返于天津北京,一轮一轮地谈,提交科研项目。经过近一年的考察审核,他们的科研项目终于获得了搭载神舟的资格。
2011年11月1日,河北工大选送的蔬菜、水果、花卉、草类、农作物等八个大类共58个品种的种子搭载神八飞上太空。2011年的12月30日,冒着严寒,安海龙和耿金鹏两人代表河北工业大学从北京取回了“太空种子”。
“当时我们都很激动。”耿金鹏说,能被接纳很不容易,因为很多项目相关部门都在开展,重复研究的项目是不被允许搭载的,他们必须拿出独特的研究项目。
种子一部分被封存,一部分被分配给各种植基地,经过这两年的种植试验,几乎所有“太空种子”都发生了变异,而且变异得都不相同,给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科研素材。
“也正是因为我们的研究成果比较突出,这次神十飞船发射前,相关部门主动邀请我们再次搭载。”耿金鹏说,这次搭载试验,展永院长突发奇想,决定把留档封存的“太空种子”再拿出一部分来,二次送上太空。
搭载一克比黄金还贵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河北工大选送的搭载种子是要支付相应搭载费用的,而据耿金鹏透露,每克种子的搭载费用远远高于黄金的市场价格。
“我们算过一笔账,搭载虽然费用高,但从科研上看还是很便宜的。”耿金鹏说,太空是微重力、高辐射环境,如果在地面进行模拟成本很高。
制造一个大型核粒子加速器就要占地几百平方米,而要模仿失重环境搭建重力塔,又要求有更高的空间,这些费用远高于航天育种,而且地面试验两个条件还很难同时满足,只能先做辐射试验,再做失重试验,而这样试验效果还不如搭载神舟飞船一次升空。
即使需要费用,也不是谁都能参与。航天五院的赵辉总工程师说,他们对河北工大考察过很多次,包括科研能力和科研项目的可行性等,并且申报搭载神舟飞船需要严格的审批流程。对于全国报上来的各种搭载项目,将由国内众多顶级科学家担任的评审委员组进行审评论证,这个过程就是几个月时间,最终确定谁的项目能被飞船搭载。
因为这些搭载物品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神舟飞船对于搭载物品还有严格的返还程序。赵辉说,神舟开舱只是一个象征性仪式,开舱后所有物品将由公证处人员收走保管,而当初物品放入飞船中时也是由公证处人员进行现场公证的。各科研单位将逐个到公证处签字并领取他们的搭载物品,所以天津的种子目前还没有返还。
58类种子各有变异
7月4日,该研究所科研人员赶往位于张家口市的仙客来花卉种植基地,而那里就有搭载神八升空的太空仙客来。
安海龙说,“太空种子”中,仙客来种子种植后变异最明显,而且已能产生经济效益。因为仙客来的花色、花型、花朵数量都有很多变化。
有的花朵变得褶皱,有的一个花蕾变成两种颜色;而最为好看的一种变异是每个花朵都有一条白边,像是给花瓣镶嵌上了银线。
目前,这些变异还在培育观察阶段,因为太空物种所有变异都有“返祖”现象,第一代作物的新特征,到第二代作物的时候又恢复了普通特征。
“最新研究显示,一般‘辐射育种’作物,经过四代种植,变异的特征基因就能延续下去了。”安海龙说,这是他们通过“辐射育种”后得到的科研结论。
而太空作物一般都产量高和抗病虫害,除了促进当地经济外,目前他们也在研究一些草类植物等,用来改善部分地区的环境。例如,天津沿海地区属于盐碱地,一般植物无法生长,而搭载神舟飞船的“太空种子”里的草类、酸枣等植物,通过辐射和基因变异,可以培育出抗盐碱的新品种,对土壤保护和绿化环境都变得极有意义。
目前搭载神八的“太空种子”分别在天津周边与河北省等6个地区进行种植试验,但作物只培育到第二、三代,所以,“太空种子”最终能否成为一个新物种还需要再等两年才能揭晓。
“辐射育种”不是转基因
“有人总是把‘辐射育种’研究和转基因混淆,其实这是两个不一样的基因研究。”安海龙说,所谓“辐射育种”,就是通过核辐射源,对植物种子、胚芽、花粉等生物材料进行照射,让植物的DNA产生重新组合,也就是基因突变,这样植物长出来就带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成为新物种。
“其实这是一种加速进化。”安海龙解释,在自然环境中,人、植物、动物时时刻刻都在接受辐射作用,只是非常微弱,而包括人类自身也在发生着缓慢的变异。每一个后代在继承祖辈基因的同时,都有一些变异,植物也一样。
而他们研究的辐射技术,其实就是强化了物种自身的变异速度和程度。常规下,植物种子可能需要二十年才发生的变异,通过辐射技术,一年就让它们出现了未来物种的特征。然后选择好的、对人类有用的变异特征保留下来。
而转基因则是基因嫁接。例如,玉米基因本来没有高蛋白,而大豆有高蛋白基因,所以把大豆蛋白基因提取出来,植入到玉米胚胎基因中,这样玉米长出来,就具有了大豆高蛋白的特性。
“都是新物种,但是太空物种是自身基因重组变异,而转基因是外来基因嫁接合成。”安海龙说,这就是两者的本质区别,相对来说,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仍在研究论证,他们不敢妄加评论,但太空育种的安全性目前看很稳定。
链接地址:http://epaper.tianjinwe.com/mrxb/mrxb/2013-07/06/node_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