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逐”电育人才——我校风电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日期:2016-03-23
信息来源:宣传部 点击量:次
“在没有真正接触风电专业之前,我没有想到会如此热爱它。”风能专业的大四学生李潇涵如是说。在参加2015年电子设计竞赛时,她曾四天三夜的不眠不休。她和团队的小伙伴们凭借热情和智慧,在三四百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风力摆控制系统》优秀的设计,最终取得了天津赛区一等奖的成绩。“当宣布成绩的那一刻,我知道,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也知道,下一个任务在等着我。”
最近10年来新能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都排在全球的首位。我校新能源学科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在8年多的发展过程中,该学科依托我校原有学科的基础,秉承工学并举的理念,结合学科特有的禀赋,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新能源学科在院长杨鹏和学科带头人孙鹤旭教授的带领下,汇集了一支具有工程背景的教师队伍,新专业厚积薄发,形成了国际视野、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是国家第二批设置新能源本科专业的大学,在目前全国近60所高校中,处于第二梯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同行中颇具影响。
风电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
“有机会到丹麦培训,学到了最新的风电技术,也可以了解全球顶尖的风电企业运作模式,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控制学院张磊老师感激地表示。学科团队老师2008年之初与当时全球风电控制系统顶尖企业丹麦Mita公司,签订了共建风电控制系统实验室的合作协议,有数名老师到丹麦参加技术培训,并获赠价值50万元人民币的风电控制系统核心单元。学科团队老师还通过参观欧洲风电企业,参加欧洲、美国风电技术大会及展会了解学习国外的风电技术及风电工程发展状况。除此之外还通过与丹麦奥尔堡大学的合作,请国外风电专家到我校讲学、派教师到该校进修学习等方式快速缩短了我校风电技术领域与国外差距。
我校电工厂曾长期从事发电系统控制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具有相关的工程背景,结合控制学科的基础,就构成了我校创办新能源专业的优势。学科建设之初,虽然部分老师已经从事风力发电技术研究多年,并承担了天津市、科技部的风电研究课题,但具备培养合格本科风电人才还有一定差距。学科团队在分析中外风电技术的巨大差距后,决定尽快了解吸收国外风电技术,与国外风电企业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学习、吸收、消化,尽快缩短我国风电教育领域的技术及工程方面的差距。教师的国际视野在教学中发挥展现,让同学们对国外风电技术、风电人才培养等有了较多了解,使学生们也具备了国际视野。
风电人才培养注重工程实践
“在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的专家和学者会围绕新时期如何把握风能产业发展方向,调整人才教育结构,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如何加强教育协作,快速提高我国风能人才教育水平;如何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我国风能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进行专题研讨。 ”对于可以参加这样的高水平研讨会,李潇涵满心期待。
风能专业会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积极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多家校外实习基地,保证专业实习教学的需要。学科团队利用部分老师在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风能协会、河北省电工技术学会、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学会、天津市新能源协会等社会兼职,与京津冀风电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联系,把这些资源作为我校的实践资源合理利用。实践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行业发展状态,确保高年级学生有机会参加一次高水平的行业专题研讨会,以此补充实践教学内容。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风能》杂志分别在2011年09期和2012年04期对风能专业学生参会情况进行了报道。
风电人才培养突出创新能力
李潇涵是控制学院大学生科技协会的一员,每天的日程表中,她除了上课老师讲基础理论知识,下课便进行科研实践,周末也是泡在实验室中与小伙伴们一起交流学习。“这不仅是我大学里的追求,入了科研的‘坑’,怕是一辈子便就此交付了。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李潇涵淡然地说。
新能源专业学子还成立了大学生可再生能源学会,以“宣传可再生能源,追逐科技前沿,推广普及可再生能源科技知识”为宗旨的学习型学生社团。大学生可再生能源学会举办了“凯利新能源”杯风光互补路灯外观设计大赛,激发了大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了创新能力。
学科教师经们常带领同学们参加风电技术相关的科技竞赛活动,并多次获得竞赛的好成绩。教师们还将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融入培养过程,让学生们及时了解风电产业的技术发展动态,激发学习兴趣和工程意识。结合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新能源专业的学生们对河北省风电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多次社会实践调查,调研报告获得河北省有关部门的表彰,也获得中国风能协会领导的肯定。从大学生入学教育开始,新能源专业的教师团队就强调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经常给出探索性题目组织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有的学生将风电与雾霾之关系的创新性研究课题写成论文参加国际会议。
目前我国风电产业从业人员50多万人,学习风电专业的大学生不足1%,风电产业的发展亟需大批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我校新能源专业自2008年首次招生以来,已培养风电本科生150多人,除一部分读研究生外,大多数都从事风电设备研发制造,风电场运行维护、风电场设计等工作,有的毕业生已经成为技术骨干。我校新能源专业毕业生每年都供不应求,许多同学都获得多个单位的聘用机会。我校新能源专业办学时间虽短,但已经显示出厚积薄发的实力,其鲜明的培养特色必将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输送一批批工大学子,为我国早日实现蓝天常驻的新能源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生参加活动照片
学生参加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