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的建校历史
河北工业大学是“伴随着中国近代发展史、高等教育发展史应运而生的”。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即1903年1月,是由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委派天津知府凌福彭筹建的。凌福彭受命后立即照办,随即详拟了北洋工艺学堂暂行章程(5章31条),选定天津老城东南角貢院东草厂庵为堂址,并秉文申请开办经费36000两(白银),常年经费23000两。1903年3月19日北洋工艺学堂正式开学,袁世凯曾到堂视察。当时学堂共设化学、染织及普通各科,招收学生30名,学制3年,聘请日本工学士藤井恒久为教务长,天津近代著名书法家、诗人赵元礼为监督和庶务长。
对学堂创办之事,袁世凯于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十八日在呈奏给光绪皇帝的奏折(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写得明明白白,他写道:“臣于上年莅津以后,即先筹设工艺局,就草厂庵附近地址建造工艺学堂,延聘中外教习,厘定课程,初录学生30名,教以化学、染织及普通各科,约3年毕业。”他还写道:“近又续行招考,拟再取三四十名,视各生年岁性质分高等寻常二级。其秀颖者课以精深之理法,庸钝者授以浅近之技能。”
尽管当时只招了30名学生,但招生录取条件非常严格,要求考生年龄在15岁以上22岁以下,文理通顺,曾习英文,天资聪颖,体质强健,身家清白,取具妥保后方可报名,并在考试前20天发出启事,晓谕各方。
整个考试考生须过三关:第一关,先面试审核,看其年貌、条件是否相符;第二关,初试,根据初试成绩挑选超过录取人数30%的考生准备复试,名单在《大公报》上公布;第三关,复试。经过复试的考生还得由英文教习再面试,而后决定录取与否。
据资料记载,当时应考者不下2、300名。考试科目包括汉文、汉文译英文、英文等。
汉文译英文有一段话是这样的:“黄金其色纯黄,触空气不生锈 。其纯粹者质颇柔软,展引为细线,为金箔,并可如制货币,则和少许铜以坚。至之银货亦然。豪斯多里出金优多甲,儿荷尼次之。
银色纯白易硫化,触空气或变色。墨西哥白露等出银甚多。
白金质至坚,遭剧药、强热曾无变化,出于乌拉甲、儿何尼、豪斯多里”等。
汉文要求一小时交卷。汉文译英文两小时交卷,开考前发给洋纸一份。两小时交卷不能做者放出,两小时交卷后出英文论题。凡考英文者,三、四日之内单发一榜。
因1903年1月北洋工艺学堂开办时还处冬季,只是把旧有房屋稍加进行修葺,就招生了,还无法开工建新房舍,直到3月开冻后才开建新的房舍,在贡院前建了东北楼房(二层)193间和在其西建了化工、机器两实习工厂,10月同时竣工,交付使用,作为讲堂、办公室、教务室和实习。同月,京旗练兵处咨送八旗学生37名附学。11月续招新生一百一十名。此时,在校共有学生近140名(不含八旗生),并开始分科,实行双语教学,机器科、化学科为正科,以英文教授;化学制造速成科,图绘科及预备科,以日文教授。光绪三十年(1904年)九月,北洋工艺学堂遵照《奏定学堂章程》改为直隶高等工业学堂,同时,将直隶工艺局内所设工厂,确定为高等工业学堂附属实习工场。
学校开办时实际用银四万六千两。从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五年间经费统计,共拨银十万零一千三百三十四两零六分一厘,用银十万零一千一百九十八两八钱五分八厘七毫。
学校前身北洋工艺学堂是全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学校,2003年6月9日《天津日报》为纪念天津建城600周年在介绍天津全国为之之最时,把北洋工艺学堂列入其中,同年11月17日《天津日报》再次称其为全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学校。其实早在1916年学校前身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的校长武濬源(留学日本归来的)在为《同学录》所作序中就已写得清清楚楚,他写道:“夫中国工校之兴,以吾校为最早。各省之担簦来学者,除湖南、云南、新疆、黑龙江外,莫不有其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