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明的办学特色
河北工业大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建校历史,而且有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主要是创建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首创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和形成了“德智双修”的育人理念。
2003年3月2日,《光明日报》在第二版头条位置以《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在河北工大发现》为题作了专门报道。
这篇报道在导语中写到:“河北工业大学在筹备百年校庆查阅校史资料时,发现了我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是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北洋工艺学堂附设的化学试验厂和机器制造厂。”
正是由于学校有了全国最早的校办工厂,学校才首创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
“工学并举”,是在北洋工艺学堂刚刚创办时由总办(校长)周学熙提出来的,他在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二日写给袁世凯的有关呈文中说:“学堂为人才根本,工艺为民生至计,二者固宜并重。而讲求之道,亦属相资。工艺非学不兴,学非工艺不显。”强调办学与兴工、学理与动手相结合,亦工亦学,手脑并用。他主张要办好实习工厂,为此,光绪三十年九月十三日又为办实习工厂,再次给袁世凯呈文,提出“实习工厂与工业学堂联为一气”,“以工厂为学生之试验厂,即以学堂为工徒之研究室”。学生“半日听讲,半日入厂习练。既领会理化之精微,又经历其实验”。由此,学校有了全国最早的实习工厂,而且越办越大,越办越全。刚建校时的化学试验厂和机器制造厂面积只有340平米,因不能满足需要,遂于1905年9月又在河北窑洼(今河北区元纬路西端一带)购地38亩,又建了新的实习工厂,新的实习工厂规模相当大,内设12个科,布局合理,各种机构设施相当齐全。据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袁世凯向光绪皇帝上奏的奏折中所称,“实习工厂与工业学堂相辅而行,厂内规模甚广,所收工徒八九百人,各省来就学者亦颇不少,先后毕业者已七百余人,分赴本省、外省充任工师匠目,凡百余人转相传习。”
并且,实习工厂数量也不断增加,1918年时,有化学、机械、染织三个厂,到了1931年6月增加到5个,有色染厂、机织厂、制革厂、化学厂和机械厂,厂房面积达5000平米。各厂设备基本配套,除保证学生实习外,还进行产品生产。
由于学校是全国最早培养工业人才的学校,因此,从建校之初就确立了“以教育培植工艺上之人才,注重讲授理法,继以实验,卒业后能任教习、工师之职。以发明工业为宗旨”的办学方向,并强调学生要“徳智双修”,要“为国而思,通于科学”。特别是1929年升格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后,首任院长魏元光更是把发展新工业、改良旧工业作为学院办学的总目标,着力培养合乎现代国家需要的人才。
魏元光是一位爱国的工业职业教育家,是天津近代十大教育家之一。魏元光1915年考入学校,1920年留学美国,1922年获赛罗科斯大学理科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在学校前身直隶公立工业专门学校任教,教化学,1926年任校长。1929年学校升格为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后又任工业学院院长。他说:“我对于由工业教育造就人才以建设工业化的新中国的信念,是始终不渝的”。
在一次“纪念周会”上,他强调要“将工业学院造成一种特别精神,养成一种特别力量,一致团结起来,为公服务,以完成工业家建设的使命”。他要求学生要“勤朴耐劳,分工合作,养成努力建设精神”,“人人都能学问向上,人格向上,精神向上,尽责任,有作为,成一强健分子,并能彼此互助,彼此合作,努力为公服务,走向建设的道路”。为公就是为国家、为民众、为集体,而不是为个人、为私利。
坚持“徳智双修”的育人理念,是学校一以贯之的思想。即便解放后我认为我们学校的办学思想也继承了这一育人思想。多年以来,学校一直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学校一切工作围绕育人而开展,上上下下为了育人而工作。广大教职员工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有人。
2012年4月底,河北省委书记、省长同时来学校调研,省委书记张庆黎赞扬学校“人才辈出”,说“你们培育出这么多人才,上到党和国家核心层的领导人,另外还有我们各级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专家,一些学者、领导人才、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
说起这方面,不能不提到我们已故的老校长潘承孝教授,他是学校的一面旗帜。早年,他认为我们所以挨打,就是没有工厂,造不了枪炮,因此1922年春他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到美国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学习,1927年学成归来,本想实现自己的抱复,可当时正处于军阀混战,“工业救国”誓愿根本不能实现,于是又抱着“为国储才”的思想转入教育。从1927年至2003年病逝前(1897——2003,在世107岁),一直在大学任教和当校长,为祖国培养了大批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博导、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不少人担任了我国重点大学的校长以及中央、省市有关领导,比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吉林大学的校长等。1996年春天,天津市在天津宾馆为老校长祝寿,庆祝他百岁华诞,当时来了22位两院院士,都是他早年的弟子。
潘老是我国汽车、内燃机的奠基人,工程教育家。他在河北工学院长校时强调对学生要进行“三基”教育,即基本素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素养强调的是:懂得为谁学习、树立良好的学风、培养勤奋进取的精神;
基本知识强调的是:所学的各科知识要扎实,要熟知能会并掌握一门外语;
基本技能强调的是:会使用计算尺,上好实验课,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长总的意思是在大学期间要打好基础,这好比盖楼房,地基不牢,楼房盖不高;又好比种庄稼,底肥不厚,庄稼长不壮。
对于外语,他说,不懂外语,眼界受限。
他还强调学校要加强三风建设,即学校要有一个好的校风,学生要有一个好的学风,工作人员要有一个好的作风。
学校很好地贯彻了老校长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注重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艰苦奋斗作风的培养,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60年代,学校为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要求大家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广泛开展学习雷锋、学习先进人物活动,以雷锋和英雄人物为榜样,规范自己的言行,好学上进,健康成长。当时这些对同学们的成长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正是有了这样的教育和锻炼,使我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能保持旺盛、乐观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努力前行。那时学校经常组织大家参加助农活动、挖河修渠、筑路等,大家都抢着干重活、脏活,谁也不甘落后。比如1969年初春,根据天津市的统一安排,到北郊东堤头修战备铁路,咱们学校干得最快、最好。师生们在冰水里挖土抬泥,浑身泥头巴脑,手打泡了,肩压肿了,但谁也不叫苦叫累,不下火线。
再如,1969年11月,全国处于一级战备,给人们的感觉是眼看要与苏联打仗了(当时的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战火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1969年3月还发生了珍宝岛流血事件)。
这时,天津开始战备疏散、搬迁。由于我们学校和河北大学被划给了河北省,按要求必须搬出天津。其他学校都划归了天津市,只进行了疏散,有亲投亲,无亲靠友,暂时离开天津。学校按照天津市的要求,决定分批搬迁。11月5日,第一批1570多名师生搬迁到了邯郸地区的涉县索堡镇附近的大山脚下。那里是太行深山,离涉县县城还有30多华里。进驻的地方,是早些时候盖的平房,依山而建,逶迤错落,5个系的师生分区入住,从最先的进住区到最后的进住区要翻越4道山梁,区间相距近3华里远。宿舍全是空房,既无床也无炕,只能睡在水泥地板上,冰冷潮湿。头一天入住时,夜里被冰醒后,腰都硬板板的,弯都弯不下去。无奈,第二天大家只好上山打草铺床,好在房后就是山,而且草多,半天就打了不少,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
在涉县前后待了三个月。
新年过后根据邯郸地委的安排,大部队开到了邯郸地区永年县参加斗、批、改(当时的一项运动)。在涉县虽然是短短的三个月,可大家吃了不少苦,甚至是遭了罪,但大家情绪饱满,都很乐观。
有一件事情现在也令人难忘。那是1970年新年刚过,食堂粮食不够吃了,恰在这时下了一场不小的雪,封了山,汽车无法下山运粮,因为装上粮食再爬坡,车轮只打滑,空转,根本不能前行。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动员师生下山运粮。那天,1000多名师生排成长队,像接力一样传递。几里的路上人挨人,一袋米,一袋面,你传给我,我递给你,硬是把几千斤粮食运上了山,确保师生没有断顿、挨饿。
同学们所以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畏缩,就是因为学校以前开展的各种教育,锻炼了大家的意志,培养了同学们的吃苦精神。